澳洲人眼中的中国崛起

2013年12月03日 2:31

来源: 解放日報     责任编辑:华乐     在最大的两家银行—国民银行(NAB)和澳新银行(ANZ)将网点开到了唐人街上,NAB的广告语是 “多给少拿”(moregive, less take),显然是写给华人看的;
  在访问中,不少澳大利亚工商界人士也谈到,澳中经贸关系并非一直是“哥俩好”,有时候,澳大利亚需要在澳中美之间平衡“三角关系”。
  在,国家博物馆馆长彼得博士会用中文介绍这座后现代建筑,并带您参观1788年库克船长初登澳大利亚大陆的故事,以及土著人、欧洲人和亚洲人的融合共存的历史;
  在,市中心Westfield购物中心名牌店里,银联卡可方便使用,营业员中不乏中国人,即使没有,他们也会叫一个会讲中文的人来,鼓动中国游客买GUCCI和PRADA包包……
  作为中国记协和澳大利亚亚太记者中心合作的中澳记者互访项目之一,11月17日到24日,中国记者代表团一行在、堪培拉和悉尼,访问了政府部门、工商界人士、媒体主管和普通民众,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中澳两国的紧密关系,中国经济的崛起,既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相当于中国的央行,在悉尼的储备银行大楼底层的货币博物馆里,有一张中国央行发行的面值100元的“单龙纪念钞”,被置于各国货币当中,挂在墙上。
  “中国龙”印记无处不在,在储备银行高级经济师大卫·奥斯蒙德眼里,中国经济的崛起改变了澳大利亚,却是突然之间发生的。
  1979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二批访华游客,奥斯蒙德当时是团里的一名澳大利亚中学生。处处充满生机的中国内地,让奥斯蒙德和他的小伙伴们惊呆了。
  更让澳大利亚人惊奇的是,中国经济连续三十年GDP10%以上的高速增长。
  在奥斯蒙德给中国记者展示的统计图表中,1979年至2005年之间,澳大利亚GDP是一条波动的平缓线,而2005年前后,曲线陡然向上翘起。
  10%以上GDP增长率虽然高,但当时中国经济的体量还很小,影响不到澳大利亚。年复一年的两位数增长,终于到了一个拐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投资,让中国需求变成了“大胃王”,导致全球铁矿石和煤的价格暴涨。而这两样,正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和第二大出口商品。
  带动澳大利亚经济增长的另一个中国因素,是中国中等收入人群的扩容。收入高了,就想让孩子受更好的教育,就会安排举家出游,就要吃高蛋白的安全食品。而教育、旅游和食品,正是澳大利亚的第三、第四和第五大出口商品和服务。
  中国需求,让澳大利亚经济能够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暂波动而后一直向前。
  投资移民门槛500万澳元
  移民也是一门生意。每年2%左右的人口增长,成为政府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引擎。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之后,澳大利亚的矿业和能源投资也随之减速,于是,房地产投资进入了当地政府的视野。
  尽管墨尔本有5万中国留学生,但维多利亚州政府的移民计划重点却在中国商人身上。
  据维多利亚州政府贸易局北亚处处长保罗·斯塔格介绍,过去24个月里,澳大利亚政府批准了7200名投资移民,投资门槛是500万澳元,其中的 一半落脚于维多利亚州。在政府文件中,这个移民项目的代码是888,显见是专为“中国土豪”设计的。事实上,7200名投资移民中,99%来自中国内地。
  房地产一业撬动百业,也是澳大利亚政府所喜闻乐见的。虽然外国人在澳大利亚不能买二手房,只能买新建别墅和公寓。但中国人到哪里,都喜欢买房而不愿租房,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也因此在近几年翻了一倍多。
  20多年来,维多利亚州的经济一直很健康,通货膨胀率常年保持在3%左右。为了吸引外来投资,维多利亚州政府致力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州税也是澳大利亚所有州里最低的。
  “宜居也是生产力”,墨尔本连续三年被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在墨尔本街头,您可以发现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股吧)和建设银行(601939,股吧)的网点,而华为、海信等大公司早已在维多利亚州布局。
  
企业也要“走出去”
  在墨尔本,商业楼宇的门牌总是做得非常醒目,让驾车而过的人易于辨识。澳新银行总部大楼,建在改造后的墨尔本码头区,蓝色门牌号堪称“巨无霸”,直接立于大楼门外,显现出一种雄心壮志。
  澳大利亚企业也需要 “走出去”。澳新银行是全澳大利亚最国际化的一家银行,巨大的中国市场,成为它全球布局的一块起跳板。
  澳新银行首席执行官迈克·史密斯虽然不会说中文,却对中国情有独钟。他喜欢在中国旅行,既到过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也跑过中西部的中小城市。
  过去5年,相比矿业和能源的快速增长,澳大利亚非矿业产业的增长率只有1%。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让更多资金释放出来,进入非矿业领域投资,澳大利亚经济也从局部过热逐步走向正规,毕竟在澳大利亚,服务业占到了GDP的75%以上,这让金融和商业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
  需要处理好“三角关系”
  史密斯非常关注在上海的自贸试验区的进展。他告诉记者,试验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让外国投资者知道“什么不能做”,而能做的就非常多了。
  不久前,中国华为公司投资澳大利亚宽带网被拒,就是因为澳大利亚安全部门单方面认为华为与中国军方存在某种关系。澳大利亚国内媒体也对此事争论不休,有说华为并不是国有企业,也有说华为自己信息不透明。
  在我们访澳期间,澳新银行被获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分行,而澳新银行与上海农商银行的合作,也从技术合作向产品与服务合作方向深化。
  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家安全学院,迈克·卫斯理教授告诉记者,过去,子过得比较舒服,是因为有两个大国盟友可依靠,一个是英国,一个是美国。但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中国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经贸伙伴。事情就显得微妙而复杂了,因为在军事和国家安全上,美国一直是澳大利亚的战略盟友。
  卫斯理教授说,在澳大利亚历史上,过去安全利益和经贸利益总是一致的,但现在第一次,安全利益和经贸利益有可能背道而驰。而当中美存在一些利益冲突时,澳大利亚就必须“选边站”,总是会让一方高兴,而让另一方不高兴。
  当然,卫斯理认为,中美双边关系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双方有矛盾,总有机制能够很快沟通。
  中国经济“突然”影响澳洲
  教育是长远发展的纽带
  虽然说中澳两国经济密不可分,但在澳大利亚中国工商业委员会新南威尔士分会主席贺乐为眼里,教育是长远发展的纽带,因为每年到的中国学生源源不断。
  身为律师,贺乐为开了一家汉氏律师事务所,在上海还设有办事处。贺乐为认为,留学并非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人生历练。一些中国领导人在澳大利亚读过书,他希望有一天,澳大利亚领导人也能在中国学习过。
  在促进中澳关系方面,中国工商业委员会可谓不遗余力。面对中国投资过大的质疑,委员会每年会出一份评估报告。报告中数据表明,这些年来,中澳贸易往来每年让每个澳大利亚家庭从中平均获益8000澳元,2012年,这个数字是15000澳元。
  贺乐为说,很多澳大利亚人对中国其实不了解,至今还有人认为,中国人是穿着蓝布衫和骑着自行车上班的。
  维多利亚州是澳大利亚六个州之一,处在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南部,形状像个弯弯的飞镖。墨尔本是维多利亚州的首府,人口300万,却立志要在2037年超过的悉尼,成为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大城市。
  虽然发展的道路不同,但求同存异、友好往来是不变的主基调。他说,中国人做生意,找关系讲感情,澳大利亚人也一样,讲哥们重义气。中澳关系不断向好,既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共识。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