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当局已经坐不住了 “紧日子”可能变得更紧 盼百姓增消费扛过贸易战

2019年07月21日 20:33

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雨田解读中国第二季度增长率表示,经济放缓明显,下行趋势不可逆转。对经济放缓问题,当局已经坐不住了,尽管一直公开宣称“总体可控”,其近期会议主题总是围绕经济展开。在地方债券发行量激增的支撑下,基建在6月出现反弹。外媒纷纷报道,收入缩减,下半年财政政策回旋余地有限,“”可能变得更紧。《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中共政府上半年已经透支了财政刺激,下半年有可能气力不继。对基建投资难以形成长久支撑。

图为一名工人在街头休息

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雨田解读中国第二季度增长率表示,中国经济放缓明显,下行趋势不可逆转。对经济放缓问题,已经坐不住了,尽管一直公开宣称“总体可控”,其近期会议主题总是围绕经济展开。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激增的支撑下,中国基建投资在6月出现反弹。外媒纷纷报道,中共财政收入缩减,下半年财政政策回旋余地有限,“紧日子”可能变得更紧。《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中共政府上半年已经透支了财政刺激,下半年有可能气力不继。对基建投资难以形成长久支撑。

北京冀靠人民增加扛过对美

金融时报认为,中共依靠消费者抵御贸易战影响。本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降至6.2%,这是自1992年中国采用目前的GDP计算方法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没有强劲的国内消费,数据会更加糟糕。但经济学家们日益担心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将会持续多久。

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Robin Xing)表示:“贸易紧张局势的直接影响是出口订单放缓,但间接影响可能更为重要,就是对企业信心的影响。企业可能会推迟资本支出。就业市场将面临压力,而(这)将影响消费者支出。”

Ad:美好不容错过,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时光,现在就订票

专家:债务问题,将成为经济未爆弹

》7月19日报道,对于中国第二季度经济成长率创27年来最糟表现,中央研究院经济所研究员周雨田表示,中国经济放缓已是明显,且趋势不可逆转。

周雨田认为,“很难想像中国经济回到过去高速成长的荣景”,并指出,“债务问题”是中国经济隐忧,目前中国债务占GDP比重超过300%,等于债务是GDP总额的3倍以上,“这是相当惊人的数字”;此外,中国“去杠杆”政策也导致债务违约频率升高,企业贷款情形恶化。因此,中国债务问题,将成为经济未爆弹。

基础设施投资难以为继

《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中国基础设施支出在6月出现反弹,在经济增长日益放缓的背景下,这对生产商而言自然是好事,但基础设施投资反弹的势头可能无法持久。

据研究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数据报道,在经过三个月的增长放缓之后,中国6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约4%。

报道认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激增为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支撑。今年6月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为9000亿元(合1300亿美元),几乎是5月份发行量的三倍,并创下自2016年年中,中国上一轮大规模刺激措施全面铺开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共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周二16日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地方累计发行新增债券21765亿元,占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0800亿元的70.7%;其中6月当月发行规模7170亿元,约占上半年累计发行规模的三分之一,创年内单月发行规模新高。上半年新增债券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的15.5%提升55.2个百分点。

从项目性质看,上半年新增债券资金约56%用于在建项目建设,从资金支持领域看,上半年新增债券资金用于棚改等保障性住房建设,铁路、公路、重大水利设施等领域的资金投入占比64.8%。

对于中共这种财政发力支撑基建投资的举措,华日报道认为,这种激增可能是一次性的。地方政府已把中央政府为其设定的2019年新债配额用掉了70%左右,但中央政府年中提升相关额度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中共政权可能得过“更紧的日子”

路透16日报道,尽管中共财政一直在努力,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速度一直未能上去。

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1%,未能达到原本期望的高增长,主要就是受制于地方政府财力的限制,而各地政府今年下半年财政弹药可能还要紧张。

路透报道称,受减税降费导致税收收入负增影响,中国二季度全国财政收入仅微幅增长0.8%,远低于一季度的6.2%。在经济放缓和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收支压力增大将是不争的事实,中共政府的“紧日子”恐怕只会“更紧”。

由于财政前移效应导致后劲不足,最近两个月财政支出已经明显减速至个位数增长。而且上半年新增地方债券发行已经完成全年限额的七成,未来随着收支缺口的扩大,财政支出加力的空间相对有限,对基建投资的支撑难有后继之力。

阿波罗网王笃若综合报道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