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財案:澳洲需要結構改革 (二)

2017年05月19日 18:29

來源:議員老王

莫理遜第二份財案最失敗之處,就是從根本改革了會計方式,卻沒有從根本改革的結構問題。

財案在銀行融資稅上引發軒然大波,一星期下來,銀行界幾乎總動員向政府施壓,罵戰涉及人身攻擊。如前文所說,銀行融資稅的本質與向礦商徵收的「超級利潤稅」一脈相承,均要求屬於澳洲社會「持份者」並在澳洲賺取極高利潤的企業,在國家艱難時期多付出。

誰財雄勢大,誰的反對聲浪就最烈,自然不過;只是聯邦政府將無法制止銀行將成本轉嫁給客戶,成為財案一大敗筆 — 未有在推出政策前仔細研究執行。

財案最值得關注的焦點,還有落在國民肩上逾二百億元的新稅收。

六元新開支五元靠新稅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財長莫里遜 (Scott Morrison) 曾說:「澳洲的財赤問題,不是收入問題,而是開支問題。」卻在公布財案當天自扇耳光。

莫里遜第二份財案雄心勃勃,單在基建上的投資就達到 750 億元,除了龐大的雪山發電工程改造計劃要一口氣買下維州的股權,還要獨資承建第二機場;執筆當天,總理 (Malcolm Turnbull) 又公布 890 億元的龐大造艦計劃。

 無可否認澳洲需要基建,也因亞太局勢的發展需要擴軍,問題是錢從何來?

 如果通過節省不必要的開支換取基建資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根據統計,財案新增的開支當中,每六元就有五元是依靠開徵新稅所得,只有一元靠削減開支而來。

 這絕非理財的正道。

 不應由中產及弱勢分擔財赤

工黨推行的「全國殘障人士保險計劃」,旨在為身患殘障的人士和家庭提供長期和妥善的支援。兩黨聯盟執政后停止部分撥款,以至很多殘障人士所獲的福利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減少。許多殘障兒童的家長想到自己身後子女的前境,每每夜不能眠。

 這是許多澳洲人的燃眉之急。

 工黨支持短期內全面實施計劃,但反對向入息僅二萬元多一點的人士或家庭,徵收更多的國民保健稅 (Medicare Levy)。因為要求一個收入不足的弱勢群體,犧牲原本已經極為微薄的入息去支持另一個弱勢群體,同時為盈業額上億元的大財團減稅,根本就是本末倒置。

 聯邦工黨提出將新稅門檻提升至年入 8.7 萬元以上;並反對取消針對富裕階層的「赤字稅」,因為國家財赤未滅。

 結構改革重中之重

 整體來說,我認為譚保 – 莫理遜財案確實比艾保德 – 何奇 (Abbott – Hockey) 財案優勝,起碼不再糾纏于退休金措施上的小恩小惠,願意著眼于較長遠的規劃;只是許多執行細節未經謹慎考慮,也未有大刀闊斧地展開結構改革。

 澳洲在經濟長盛不衰二十五年後,已到了必須作出結構改革的地步。

前總理首度指出暢旺期結束后,國家收入急跌,也一直未有核心產業取而代之。

 2017 / 18 年度聯邦政府開支比前一年的預期少一百億元,但不是好事。因為經濟不景工資增長放緩,使政府開支和工資未有按正常水平增加。

 目前全國各地大量流失全職職位,就業不足人數超過百萬人,反映在經濟低迷、外部環境極為困難的情況下,企業被迫裁減全職人手,改用散工去保持利潤。根據數據,過去一年的工資增長開始追不上通脹,意味澳洲人不論就業是否足夠,生活水平都在下降。

至 2020 年,澳洲將有七分一人年逾六十五歲,這個比例至 2050 年會增至四分一,國民就業比例會進一步壓縮至六成以下。要應付挑戰,澳洲人的生產力須從目前人均 1.6 點重回 1990 年代的 2.1 點,甚至更高。

 從人力資源角度看,政府根本不應削減大學經費;從基建角度看,政府不應縮減全國寬頻網路計劃的規模;從政策角度看,政府不應不向負扣稅和資本增值稅優惠開刀。

 莫理遜財案最失敗之處,就是從根本改革了會計手段,卻沒有從根本改革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