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全家只有你會說英文 華人孩子為父母翻譯的苦與樂

2017年08月12日 16:49

來源:環球新聞在線

邱安妮(音譯,Anne Chiew)每周都要去看望79歲的母親,而且每次去都有固定的儀式。

晚飯前,母女倆坐在廚房的桌子上,有條不紊地打開本周寄來的所有信件,安妮把英文翻譯成粵語。這是她在郊區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在扮演的一個角色。

 她的父母分別於二十世紀60和70年代從中國廣東省新會移民來澳。他們迅速投身於中國僑民的生意中,並不需要立刻掌握新家園的語言。

而在安妮出生之後,翻譯的角色變成了她註定要繼承的天職。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即便到了今天,看起來很重要的信件等不到她周末來訪,母親就會打電話給她,艱難地把英文字詞傳遞過去,而安妮就要努力解釋它們是什麼意思。

「所有的郵件,所有表格,所有來自學校的信函——不但要為他們翻譯,還要幫他們填表,」安妮說,「我不認識的詞一定要去查字典,並且設法弄清是什麼意思。」

「我會陪他們一起去銀行,開立定存賬戶,他們站在我旁邊,所有的話都由我來說,我還記得我得踮起腳尖,才能看到櫃檯,我當時就是那麼小。」

小人兒 大作用

對於像這樣的移民國家來說,對「語言中介」的研究少得令人吃驚,但在許多移民家庭,兒童為父母充當翻譯的做法非常普遍。

心理學高級講師納查爾(Renu Narchal)正在研究移民兒童在童年時期充當翻譯的經歷,對家庭動態和他們自身會有什麼影響。

她說:「大多數孩子從八到九歲就開始充當翻譯。這是移民兒童對父母的義務,因為他們看到父母因為小事煩惱,所以他們自告奮勇,承擔了大部分負擔。」

其中一個孩子在家中充當翻譯十分常見。在許多情況下,都是最年長的孩子,而且通常是女兒,因為女孩的口頭表達能力發展早於男孩。有時,出於文化觀念,移民父母也認為女兒更能勝任這個角色。

納查爾博士說,父母需要孩子在醫生,房產中介和律師面前進行翻譯,「這些複雜的事情超出他們的認知思維和能力」。她認為,移民兒童為父母作出的貢獻,沒有獲得承認,特別是在澳洲。

從翻譯到決策

邱安妮說,一開始是翻譯,後來「自然而然地轉向決策」。她說:「我不僅告訴父母這封信說了什麼,我還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接下來的步驟是什麼。這對於一個八歲孩子來說很不尋常,對吧?」

「人們說,隨年齡增長,最後你會反過來成為照顧父母的人,但我覺得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就在照顧他們。」

「這確實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因為如果我有什麼東西不會,也不知道該向誰求助,我要對他們負責,他們完全依賴我。」但這種獨一無二的關係也拉近了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距離。

納查爾博士進行了一項匿名調查,了解移民二代童年時充當翻譯的經歷。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這段經歷非常艱難,因為要替父母翻譯,他們經常被要求不要去上學。有些人甚至說,由於難以履行這一家庭職責,他們考慮過退學。

另一個困難是,這些孩子往往要被迫傳達屬於成年人的話題,例如粗話,或者壞消息。但如果不如實翻譯,又可能會造成更大的麻煩,特別是對醫療信息。

現在,澳洲已經不允許子女在醫院里為父母翻譯,但對家庭醫生診所來說,這種現象仍很常見。

意想不到的好處

邱安妮承認,雖然有困難,但作為家中唯一一個懂英語的人,有時也有好處。「我記得有一次,我想在放學後有更多時間和朋友們一起玩,於是我就騙媽媽說,她必須讓我參加課後托育。我像往常一樣幫她填了表,她只要簽個字就行。現在我已經習慣在需要簽名的那行畫個X,這樣我父母才知道要在哪裡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