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微報
澳洲的垃圾分類本來就令不少人感到頭大,不過還好,在長期的「垃圾桶訓練」下,大家都已經漸漸適應了垃圾分類,然而更頭大的事情來了!
墨爾本人又要多兩個垃圾桶了,垃圾分類難度直接翻倍,分類規則複雜程度飆升。
#01:垃圾桶數量翻倍,分類難度上升
維州政府將進行該州歷史上「最大的垃圾回收改革」,從今年開始,來自46個地方的100萬戶維多利亞家庭將擁有4個垃圾桶——紅綠黃紫!
紅色:不可回收的普通生活垃圾
黃色:塑料、金屬和紙張
綠色:食物和園藝垃圾
紫色:玻璃制物品和玻璃渣
維多利亞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 Victoria)的一份報告顯示,破碎的玻璃是回收過程中最大的污染物之一,而送到垃圾場的垃圾中,食物垃圾佔了35%。
可能正是因為如此,才新增了綠色和紫色的垃圾桶吧。
到2030年,所有維州的家庭都會擁有這4個垃圾桶,而且收垃圾的頻率也會降低到每兩周一次。但是很多居民都提出了抗議,畢竟垃圾放久了不光垃圾桶裝不下,還會有劇烈的臭味。
在過去的18年裡,維州人產生的垃圾數量翻了一番,從2000年的740萬噸增加到2018年的1340萬噸。
從今年起,維州政府將與以下46個地方議會合作推出新的垃圾桶:
這誰能想到,這次垃圾改革居然跟中國2018年關閉了部分澳洲市場的回收,導致澳洲可回收材料過剩。而除了這一點之外,供應問題也是引發澳洲回收問題的關鍵點之一。
澳洲回收利用的材料質量很差,一方面是因為產品的設計,另一方面是因為澳洲手機和分類垃圾的方式。新產品或基礎設施對回收材料的需求不大,因此,即便是高品質的材料,它的商品價值也很低。
這是因為人們會比流水線上的機器更容易分類不同的材料,特別是我們今天的食品和複雜的包裝。
維州的居民每年扔掉250萬噸食物和垃圾,像是回收玻璃的小紫桶,如果不進行單獨分類,微小的玻璃碎片將會污染周圍的紙張和紙板,使它們無法回收利用。據澳大利亞最大的玻璃再處理公司稱,這也將提高回收的玻璃數量。
垃圾回收的複雜程度決定了澳洲回收政策的成功,
雖然是新增了兩個垃圾桶,但也是為環保貢獻一份力量,只能大家重新記一下分類規則和拖垃圾桶的時間了。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微報,會火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