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鄭州、德國洪水到消失的北極…

2021年07月24日 19:39

來源:財經見聞

歸途

周二的,凄風冷雨,封城寂寂,滿眼肅穆蕭殺之氣。

驅車去離CBD10公里之遙的馬場打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一路幾乎沒有車輛,只有馬場附近開始堵車。

然後是漫長的等待, 全程都是默默的人群,世界變成啞劇與無聲電影。

打完疫苗是下午不到五點的光景,天已幾近全黑,雨卻是越下越大, 排隊的車輛像黑暗中的怪物,雨刷在機械式的擺動,車燈在夜空中閃爍。

擰開收音機,新聞中,墨爾本南區已經有大水蔓延, 緊接是德國水災的報道,依然有上百人失蹤…

歸途中,索性去聽柴可夫斯基的「悲愴」, 悠悠中, 真的悲從中來, 地球的至暗時刻,誰能逃得掉…

從河南到北極

周三早晨剛起身,手機的第一個簡訊,財經見聞一位在鄭州的幹將昨夜幾乎「失聯」,周三頭條本是他的「災區直播」。

這是那條簡訊:「今天鄭州史上最強暴雨,停水、停電、停氣、停網,路上全是海,手機剛剛連上一點信號,給你們說下,晚上我上不了後台,因為電腦開不了機…」

河南降雨突破歷史極值,慘狀不忍重述,有人把一小時200毫米的降水作了「翻譯」:按照鄭州市7500平方千米的面積來算,一個小時在鄭州下了7500*0.2:1000=1.5立方千米的雨。

1.5立方千米,看起來不咋地?換成立方米就是15億立方米,那是150個西湖!

換句話說,一小時內150個西湖被倒進了鄭州,關鍵是,這還僅僅是一個小時。

河南水災自然成為當晚的世界要聞,CNN、BBC均是頭條報道,負責全球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的前克里,咬著「惡男(河南)水災,世界該驚醒了…」的話語,再一次告誡地球人,時不我待。

記錄是給人破的,最近,加拿大和美國西部遭受極致高溫,加拿大西部一城市還創下近50°C的北緯地帶高溫紀錄,令人乍舌。

北極圈內俄羅斯的Verkhojansk小鎮,當地記錄了48°C的最高溫度。

芬蘭最北端的氣象站,北緯70度,錄得29.3°C的罕見高溫。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Svalbard)的氣溫創下了 21.7 度的歷史新高。

挪威著名的「世界末日種子庫」因永久凍土融化導致水滲入,需要超過2300萬美元的維修金。

誰曾想到,號稱能抵禦一切末日災難的末日種子庫,卻敗倒在人類自己溶解的永凍土面前。

永凍土融化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儲存著甲烷這種「超級溫室氣體」的凍土層是北極圈陸地的廣泛組成部分。

如今北極地區整體氣溫升高后,這些土壤開始變回正常土壤,巨量的甲烷氣體從中逸出,直接進入大氣層。

北極在今年溫暖氣候中已經「露出本來面目」,人類見證了過去永久冰封的地區,居然開出了漫山遍野的鮮花。

比起冰層覆蓋,裸露的地表及有植物的地面正在吸收太陽光數倍的熱量,上億年不變的北極,就是人類的一顆子彈,出發了再沒有回頭路。

融冰后的疊加效應,北極變暖的速度是地球其他地區的兩倍,俄羅斯的北極海岸部分地區氣溫,自1998年以來上升了近5°C,這個數字已經遠超《巴黎協定》中3°C的最壞打算。

俄羅斯北方目前40%的建築物正在經歷結構變形,許多城市系統故障根本原因都是永凍土融化變形引起,而多達3成的石油天然氣生產設施已經無法運行。

過去幾十年來,每年俄羅斯永久凍土邊界都在移動至少30公里,每年有多達500平方公里的土地正在滑入北冰洋,然後消失。

如今的美國阿拉斯加最北端,當地人已經不能用凍土層里的冰窖儲存鯨肉。

永凍土一變形,設施或管道失去支撐隨時扭斷,原油隨時湧入地面、湖泊及海洋…

夏天高峰未至,地球還會見證怎樣的「奇迹」呢?

地球魔咒

水漫金山,滿目瘡痍,是非洲嗎?這是德國。

鄭州大水的幾天前,德國等國家正遭逢千年一遇的大洪水,默克爾視察災情時,直呼德語字典中找不到詞來形容。

再幾天前,日本連日降雨,爆發大規模泥石流,逼停了新幹線。

這些極端天氣受災地區,幾乎集中在北緯38到50度之間。

這個地帶雲集了全球經濟的重量級城市,中國河南、紐約、華盛頓、東京、巴黎、德國、加拿大全部進入「災區」狀態。

這個緯度的內蒙古呼倫貝爾兩處水庫最近的決堤,有超過一萬人受災。

這個緯度帶,大部分地區,風調雨順,人們早已習慣了溫柔鄉,對暴雨洪澇幾乎認識不足,不設防是很正常的事。

比如德國,即使暴雨發生前的兩三天,氣象局已經精準預測出雨量,然而災難還是發生了。

美國的這個緯度區則更複雜,同時出現西部「火熱」、東部「水深」的詭異局面。

已經無需跡象表明了,地球已經在氣候臨界點,氣候系統已經從「緩慢」質變為「激烈」。

或許很多科學家擔心的,地球已經不可逆,系統不會再是原有的狀態。

同時未來的災難進入難預測期,這才是最危險的,專家也無法準確計算出大難臨頭的準確時間。

現在全球已知被突破的9個臨界點是:雨林乾旱、北極海冰大量減少、大西洋洋流變慢、北美針葉林消亡、澳洲珊瑚礁大規模死亡、格陵蘭冰蓋加速融化、南極西部冰蓋加速融化、西伯利亞永久凍土解凍以及南極威爾克斯盆地加速融化。

澳洲著名氣候學家威爾·斯特芬曾說,如今全球15個已知的氣候臨界點,已經激活了9個,氣候變化已變得不可逆轉,人類文明崩潰將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全球極端天氣,任何一個人都無法獨善其身,後果是引發大豆、玉米等糧食減產,人類即將進入至暗時刻…

河南災情還在繼續,彷彿災難片里的場景一幕幕上演。

這場災情只是地球病的冰山一角,歐洲、北美洲、亞洲、大洋洲至少有40個國家正在遭受洪水、風暴、熱浪、野火的襲擊!

四大洲都在面臨著極端天氣的考驗。

聯合國提出一個地球變暖的上限 ,氣溫比前工業化時代最多高1.5℃。

下圖所示,我們已經突破1.2度,正向著那個「偉大」的目標邁進。

要達到這個目標,前提是地球人的各個層面必鬚髮生迅疾的、影響長遠的、前所未見的改變。

全球變暖。這個趨勢從19世紀中葉伴隨工業化開始,持續不斷。

世界氣象組織(WMO)的數據顯示,按照這個趨勢,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比工業化前水平高3-5℃。

聽上去微乎其微,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如果不採取干預措施,將出現災難性的後果:海平面上升,許多島嶼和沿海低地將被淹沒;海水溫度和酸度升高;農牧業將面臨挑戰。

1850年工業革命開始以來,大氣層里的二氧化碳增加了30%,CO2濃度有史以來最高。

下圖中的各國碳排放列表,中國、美國、印度、俄羅斯及日本,重擔在身。

澳洲一樣不可掉以輕心,我們與上億人口的巴西、墨西哥幾乎差不多的排放總量。

無論還是阿爾卑斯山的冰川、冰層融化都在加速,地球南北兩級的冰蓋面積在不斷縮小。

英國議會一份報告說,按照目前的氣溫升高速度,到2050年北冰洋夏季將再無海冰。

氣溫顯著升高,極端氣候和自然災害增多、加劇,這些預警對人類足夠嗎?

恐怕很少,人類是最善忘的生物!

逃離嗎?

逃離地球,某些人早已開啟那個按鈕。

無論是布蘭森還是貝索斯,最近的太空之旅,他們已經迫不及待地自己先行嘗試。

滑稽的是,人類沒有一家保險公司給他們的太空旅行進行人身保險的投保。

馬斯克的願景是利用1000艘「星艦」將人類送往火星,到2050年在火星上建成一座人口達100萬的城市。

馬斯克甚至已經清空了所有地球房產,火星之旅就是一場單行絕命路。

2050年遙遠嗎?

不遠,你的小孩正是而立之年,你或許不再有擔風袖月的浪漫。

那或許是平均60度的日子,那個氣溫你的孫輩稱呼「風和日麗的春天」。他們站在窗邊,看著戶外的熱浪滾滾,戶外早已是只能遠觀,不可近玩了。

還是拿這張鄭州大水的照片做個結尾吧。

那刻,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顧盼相望可能是唯一的祈求…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