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債務即將超萬億,澳洲還要加息

2024年06月23日 0:04

最近,由瑞士央行(SNB)、加拿大央行(BoC)還有歐洲央行(ECB)掀起的降息浪潮戛然而止,本在歡呼雀躍的全球資本市場立刻鴉雀無聲,各大股市紛紛翻紅。

潑下這盆冷水的,分別是(RBA)還有英國央行(BoE),因為兩者在本周出爐的利率決議上,紛紛拒絕了降息。

對於英國央行來說,不降息可能有些矯情,因為英國的通貨膨脹率終於達到了央行2%的目標。這也是全球首個在後疫情時代達標的主要經濟體。不降息,則是因為服務業的通脹部分仍然在5.7%,加上近期歐洲政局不確定性較高,所以情有可原。

但是對於來說,這波操作就讓人有點緊張了,因為澳聯儲非但沒有降息,而且再一次在利率決議上表示:「不能排除加或者降的可能性(can』t rule anything in or out)」。

為什麼不能降息呢?特別是在已經連續多個季度萎縮(第一季度增長僅為0.1%)的危急情況下,為什麼還「不能排除加息」的可能性呢?

因為的通貨膨脹率仍然在3.6%,遠高於各大西方經濟體的平均水平,而且以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的速度來看(創兩個月新高),澳洲的通脹可能會繼續反彈,並在第三季度逼近4.0%。

這對於和澳洲居民來說有什麼影響呢?

從民生的角度來看,目前的高利率環境其實已經維持了大半年(4.35%),如果從加息開始算起,那麼更是已經收緊貨幣政策長達2年之久。

換句話說,高利率對民生的影響相對有限,而在2023年末和2024年初到期的固定利率,也逐漸被吸收適應,所以可以勉強說問題不大。

但是從政府債務角度來看,不降息,而且「揚言」要加息的問題就非常棘手了,因為澳大利亞的全國凈債務已經超過了5,740億,也就是半個萬億的大關!

不僅數量龐大,增長速度也極其驚人——在2019年(疫情前),這一數字僅為2,260億,在短短4年後,澳洲債務竟然實現了翻倍!

對此,全球三大評估機構之一的標普已經發出警告,預測澳洲全國凈債務將在2028年逼近9,000億澳元,也就是距離萬億大關一步之遙的可怕水平。

當然,如果想聽更可怕的數字,那麼澳洲的總債務(Gross debt)已經接近1萬億大關,只不過凈債務水平(Net debt),也就是總債務減去政府現金和流動資產(Cash or cash equivalents)之後的債務水平,更能體現每個澳洲人面臨的真實情況。

巨額債務帶來的,正是天價利息。

這是一個非常直觀的等式——澳洲政府通過發行國債進行融資(舉債),而國債作為固定收益資產,必鬚根據發行時鎖定的息票(利息)來支付投資者。

顯然,基數越大,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那麼,澳大利亞現在每年需要支付多少利息呢?

根據智庫澳大利亞研究院的數據,我們會發現每年的利息達到了226億澳元(數字來源於澳洲國會文件)。

簡單折算一下,雖然低於澳聯儲的隔夜拆借利率(部分由澳聯儲持有而對沖),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點,那就是這些國債的發行跨越了很長一段時間,而且到期日也不同,其中又有相當一部分是在低利率環境下發行的。

這就把我們帶到了下一個現實:如果澳聯儲堅持不降息,甚至執意要加息,那麼澳洲政府的債務雪球將會越滾越大!

下一個問題:為什麼澳洲政府債務會如此迅速的上升呢?

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中可見,在過去20年間,澳洲政府債務水平並非一直都居高不下,在2004年,總債務僅為600億澳元,只佔到全澳GDP的12%。

在2007年,債務與GDP比例更是只有9.7%。但是到了今天,這一比例已經連續11年保持在30%以上,總債務也達到了9,000億澳元。

債台高築的一大元兇,就是在抗擊疫情期間推出的各類津貼:JobKeeper津貼(890億澳元)、JobSeeker津貼(200億澳元)、商業補助津貼(310億澳元),以及醫療補助(350億澳元),共計1,750億澳元。

除了這些津貼以外,澳洲政府還直接進行了財政政策干預,其中又包括大力拉動基建和投資,這些費用又產生了1390億澳元的債務。

放一塊兒,一共3140億澳元,加在2019年的債務基數上(5410億澳元),差不多就是目前的總債務水平。

所以說,澳洲政府的債務,有三分之一是來自疫情。

那麼澳洲政府要怎麼還這筆債呢?

澳洲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有3個:稅收、投資收入,以及發債。

投資收入,其實就是國有企業和主權基金的投資回報,只佔到政府總收入的10~15%。發債,拆東牆補西牆,顯然是下策。

而稅收,則佔到了澳洲政府85~90%的收入,比例巨大。而稅收又分為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商品服務稅(GST),顯然是政府收入的搖錢樹。

那麼問題來了,繼續保持高利率,甚至加息,將對搖錢樹產生什麼影響呢?

答案是將減少政府的稅務收入,因為經濟減速(現在已經在衰退的邊緣)造成了企業所得的下降,企業裁員之後又導致個人納稅總量的下降,失業人口的增加再次導致消費力的減退,那麼商品服務稅產生的收入也難逃下降。

這個惡性循環如果不打破,澳洲的債務就像一艘正在漏水的船,往外舀水的速度如果不及進水的速度,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降息的迫切性比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刻都更加重要,對澳洲政府如此,對每一個澳洲居民更是如此。

降息,不僅超出了居民房貸按揭的範疇,而且已經與澳洲的國運捆綁。

這種節骨眼上再次與其他降息的發達經濟體背道而馳,並大吼一嗓子「不能排除加息」,不計代價與通脹死磕到底的精神,也許真的是全球獨一份吧。

*以上內容系網友創夢AUS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