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最大人事難題:王滬寧和栗戰書不共戴「天」?(高新)

2017年08月19日 5:12

筆者在本專欄的上兩篇文章中向讀者和聽眾們介紹了由本人親臨現場指導如何學習和領會他的「重要講話」的作法,雖然認為不妥,但連栗戰書他都未能說服。

筆者的消息來源還透露,王滬寧在起草去年的六中全會公報時本來是參照了當年胡耀邦和的有關講話,寫進了「黨內禁止個人崇拜」,但考慮到現如今外界對中共宣傳機器詬病最多的內容就是在黨內重搞毛時代和華國鋒時代的「個人崇拜」,所以習近平同意了栗戰書的意見:「我們黨內事實上並不存在這個(外界媒體強烈質疑的)問題,沒有必要刻意強調這句話」。習近平和栗戰書的意思是,如果在六中全會公報中出現「禁止個人崇拜」的字樣,等於是「不打自招」,自己承認了已經從鄧小平時代開始成為歷史沉渣的「黨內個人崇拜」之風已經又回到了現實社會。

眾所周知,自習近平上台之後,無論是國內巡幸還是對外出訪,都會有栗戰書和王滬寧這「哼哈二將」隨扈左右。曾有外部媒體形容習近平身邊的栗戰書和王滬寧是「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但事實上栗戰書雖然沒有王滬寧的政治理論水平,但也是擅長舞文弄墨,時常為總書記捉筆代刀。筆者曾聽說栗戰書起草的中辦文件有時會被習近平指示」讓滬寧再潤色一下「,讓堂堂河北師範大學夜大學政治教育系畢業生栗戰書心裏很不是滋味。
外界媒體也曾經刊登過一篇幅介紹詳細介紹王滬寧的文章,披露出的「內幕「之一就是在鬥倒了令計劃之後,栗戰書已經成了」王滬寧如今的直接政治對手「。

該文章發表於三年之前,文中介紹道:十八大上,栗戰書成為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雙科狀元」,是中辦歷史上職務最顯赫的主任(栗以前中辦主任職務最高的是曾慶紅、王剛,均為政治局候補委員),備受國內外矚目。相比之下,王滬寧雖進了政治局,卻被摘掉了原有書記處書記的帽子,仍然只掛個中央政研室主任的頭銜,是含金量最輕的。要提高政治含金量,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成為習近平信得過的首輔大臣,首先必須儘可能弱化栗戰書在中央工作中的作用和分量,儘快提高自己在習心目中的地位。這對於王滬寧來說是輕車熟路,他有和令計劃較量的經驗,有長期在中南海工作的實踐。而栗戰書初到中央工作,情況不明,門道不熟,同王滬寧相比顯然沒有優勢。據紅牆內傳出的消息,十八大以後這一年,王滬寧不僅在新的中共政治人事格局中站穩了腳跟,鞏固了地位,與栗戰書形成了新的穩固「二人轉」,而且在效力于習近平的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政治勢頭開始壓過栗戰書。特別是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成立了中央全面深化領導小組,辦事機構設在中央政研室,由王滬寧兼任改革辦主任,王的政治分量陡增。人們分析,栗戰書雖然和習近平是幾十年故交,王滬寧像拱倒令計劃那樣把栗戰書拱倒,是遲早的事。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該文中所說的栗戰書是是中辦歷史上職務最高、地位最顯赫的主任並不准確,汪東興當年官至黨中央副主席時仍還兼任著中辦主任職務。筆者在此特彆強調這一點是考慮到了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之後的栗戰書仍然會以政治局常委身份繼續兼任中辦主任職務的可能性。

至於該文中所說的王滬寧兼任中央深改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是「政治分量陡增「,其實也不盡然。王滬寧本來就是以政治局委員身份兼任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該室本身就兼并了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辦公室的功能,等於是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所以王滬寧任深改領導小組秘書長和辦公室主任順理成章。相比較而言,栗戰書兼任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一職才更顯重要。

近四年多時間來,王滬寧和栗戰書的分工似乎十分確明確,王滬寧專管對習近平的念頭和想法進行理論包裝—-包裝之後念頭就變成了「理念「;而栗戰書則專管對黨內外吹噓習近平本人和王滬寧幫他理論包裝之後的」重要思想」。

近五年前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剛剛落幕,王滬寧的名字出現在公報中的中央政治局委員名單的次日,筆者即撰寫了《王滬寧:「入污泥還沒染」的新科政治局委員》一文,文中介紹說:中共十五大召開之後的十五年多以來,無論是江澤民還是胡錦濤,離京外出視察也好,出國訪問也好,身邊隨扈之中必有王滬寧的身影。十八大之後王滬寧在中央的職務由書記處書記又晉陞半格成為政治局委員,此後的幾個月里新任總書記習近平無論走到那裡,陪同人員中仍然是少不了王滬寧。如今外界一提起王滬寧,還是習慣將其稱之為中南海首席幕僚,其實如此形容已不甚準確,事實上他從為江澤民創立「三個代表」到為胡錦濤設計「科學發展觀」再到如今正受命為習近平的「中國夢」進行理論詮釋,已經被連續三屆黨國最高領導人尊之為「國師」。

前面說的那篇詳細介紹王滬寧的文章則稱他為「三朝『帝師』「,該文章總結說:作為江的理論化妝師,王滬寧提出了「三個代表」的思想,成為江的理論標識和政治綱領。江澤民退位后,王滬寧不遺餘力主持編輯出版了《江澤民文集》一至三卷,為建立江的理論遺產和政治遺產作出了重大貢獻。

胡錦濤上台後,王滬寧轉而成為胡的文膽,「與時俱進」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作為胡的理論標識和政治綱領寫入了中共《黨章》。

十八大習近平掌握中共大權后,王滬寧又成為習的文膽。習近平視察各地、檢閱三軍、出訪國外,王滬寧每每緊跟其後,並提出了「中國夢」作為習的綱領性政治口號。

該文章評論說:王滬寧是服務中共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的首席理論家,這在中共歷史上既是空前的,也肯定是絕後的。胡喬木這位當年中共「第一支筆」,也只是為毛澤東、鄧小平兩位領導核心服過務……。王滬寧在中共黨內則是「一枝獨秀」,成為自胡喬木以來第二位職務到政治局委員的大秀才,而且又是三朝「帝師」,這顯然是胡喬木、等前輩同行難以企及的。

據此,有人曾當面誇讚王滬寧,王則謙虛地說:「胡喬木、鄭必堅他們那個年代政治運動多,黨內生活不正常,他們是英雄難有長久用武之地。我有幸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年代,加上出道時年輕,又有貴人相助,所以比他們能多干一些年頭。按有關年齡規定,我還能幹十幾年,就把老本行繼續幹下去,爭取為習總書記以後的領導人再做點服務工作。」王滬寧這種當「四朝帝師」的政治追求實在令人敬佩。

上述內容無論是否屬實,王滬寧本人如果被內部人士追問起來,肯定會斷然否定。道理再簡單不過,出生於一九五五年十月的王滬寧比習近平小兩歲多,到二零二二年十月左右中共二十大召開時剛滿六十七歲。按照所謂「七上八下「的說法,他的政治生命確實還應該再續五年,但所謂」爭取為習總書記以後的領導人再做點服務工作,不是在變相提醒習近平也要遵照兩屆十年任期的慣例,在二十大上交班嗎?假如王滬寧和栗戰書「明爭暗鬥」的說法成立,那麼栗戰書不藉此在習近平那裡狠狠參他王滬寧一本才怪!

中國古人早有「不共戴天」之說,而如今王滬寧和栗戰書能否繼續在習近平這一個「天子」的羽翼之下和平共處,端看上新的人事安排了。如果他們兩人之間的矛盾果真已經惡性到了不共戴「天」的地步,豈不成了十九大高層人事安排內容中的最大難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網編:李想)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