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要動真格!以國家安全為由動搖全球貿易體系

2017年06月20日 2:02

到目前為止政策雷聲大雨點小,但這種情況最快或在本周發生變化,川普將以“安全”為由推進鋼材進口的計劃。此舉將動用一個很少被啟用的權力,而這可能會動搖二戰後的貿易體系。

川普此前曾大談他將如何打破舊秩序,實際上卻只進行了一些新的研究,同時完成了一些奧巴馬(Obama)時期遺留的普通貿易案,並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

不過,這種情況最快可能在本周發生變化,川普將加大他所謂的“為先”(America First)政策的實施力度,以“國家安全”為由推進限制鋼材進口的計劃。

川普的這種做法是重新動用了一種美國總統很少使用的權力,這種權力的依據是全球貿易中一個很少啟用的主張,而這種主張可能會動搖二戰後的全球貿易體系。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貿易專家Chad Bown近期寫道,以國家安全作為實施進口限制措施的做法確實是動用了“終極手段”。他警告稱,這可能會導致局面急劇惡化,因為貿易夥伴國會使用類似的借口來阻止完全不同的產品進入本國市場。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雖然川普不是首位幫助長期以來陷入困境的美國鋼鐵業避免受進口產品衝擊的美國總統,但還沒有哪位美國總統將鋼鐵業主義作為自己政治形象如此重要的組成,他這麼做的理由是此前的進口限制措施不夠充分。

4月份,川普開始兌現他的競選承諾,挖出了1962年貿易法的第232條法規(該法規允許總統對威脅國家安全的進口加以限制),並責令助手就如何實行該法規提供選項。官員們準備在6月底之前給出相關選項,料隨後將很快展開行動。

川普在6月7日于俄亥俄州講話時稱,大家很快就會看到結果,鋼鐵行業將會非常開心。

但是,鋼鐵進口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了嗎?

布希(Bush)政府曾在2011年討論過這一問題,但否認了這一看法,這也是上一次根據第232條法規展開的調查。美國商務部當時的結論是,國內鋼鐵產出中僅有一小部分是用於安全相關用途,即便美國鋼鐵生產大幅度減少,這一需求也可以很容易滿足。結論還指出,大部分鋼鐵進口都來自於美國的親密盟友,時至今日仍然如此。去年美國所進口鋼鐵中約60%來自於加拿大、墨西哥、歐盟、日本和韓國。

但是,在確定何事威脅到國家安全方面,美國法律給予了美國總統廣泛的行動自由。川普的助手也已明確表示,他們比前任政府採取了更廣泛的視角。

美國商務部部長(Wilbur Ross)上周一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主辦的一次大會上表示,該法對國家安全的定義比大家想象的要廣泛得多,他指出了貿易對就業的影響等指標。羅斯稱,美國官員考慮的範圍並非嚴格地僅限於軍事方面的擔憂,他指出,美國只有一家製造商生產用於輸電網路變壓器的鋼材,羅斯表示,對他而言,這就是一個正當的國家安全

根據國際相關規定,各國在因國家安全而控制進口的問題上擁有很大的裁量權。這也是川普的相關行動可能產生最嚴重影響的領域。

長期以來,國際貿易體系反映出很難在全球範圍內實施一致規則的需要與尊重成員國主權的需要之間取得平衡。

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簡稱WTO)監督下的二戰後安排包含一項國家安全例外規定,這使得各國擁有很大自由,可以本國認為合理的方式使用該規定。

貿易法學者將該例外規定稱為WTO唯一的“自行裁量”條款,或者就像2011年有人在一篇論文中用暗含諷刺的口吻所說的,這是“一張不可複審的王牌”。官員們長期以來一直擔心這條例外規定,如果該規定被隨意使用,可能顛覆整個貿易體系,使WTO陷入兩頭不討好的境地。

WTO可能會宣布該項政策違法,而這麼做可能會在政治層面上引發美國國內對WTO的憤怒,因這家全球性機構挑戰了美國自我保護的權利。WTO也可能會批准該計劃,從而促使其他國家紛紛效仿,觸髮針鋒相對的保護主義,而這正是WTO試圖避免的情況。

1949年以來只有10樁國家安全相關的案件被提交給WTO,但相關各方均在WTO做出裁決前達成了和解。

在55年的時間中,美國只有26樁案件引用了第232條進行調查,其中只有兩樁被限制進口,且均出現在石油進口領域,即1979年禁止從伊朗和1982年禁止從利比亞進口石油。里根(Ronald Reagan)的確曾把第232條升級為議價籌碼,利用該規定說服日本在1986年“自願”下調機床出口。

川普已經啟動了兩項此類調查,一項針對鋁,另一項針對鋼鐵。羅斯周一稱,也在考慮展開其他調查。

川普的助手們仍難以確定限制鋼鐵進口的力度,上周川普政府第二次取消了國會陳述,恰恰說明這一點。但川普的核心貿易承諾是在挑戰歷屆美國總統在全球貿易系統中已經遵循了70年的精神,這是即將到來的鋼鐵進口調查案具有如此廣泛影響的原因所在。

來源: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