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爽约 传言四起 三种猜测真伪辨

2012年09月08日 10:39

即将接替成为新掌门人的突然取消与克林顿会晤一事更是消息迭出,闹得沸沸扬扬。

*三种猜测真伪辨*

目前有关习近平爽约的原因主要有三种:

一是受伤说。这种说法最初来自美国国务院的官员,说习近平因背部受伤而取消了包括与克林顿会晤在内的三个外事活动。还有一些报道说,习近平在301医院接受治疗。甚至一些知名人物也分析说,习近平喜欢游泳、踢球,运动中受点伤,合情合理。

一个佐证是,新浪微博把“习近平”,“习副主席”“背部受伤”列入。新浪的做法有可能得到了官方的旨意。

二是故意冷淡克林顿。中国一些知名的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克林顿是政府内对华最不友好的官员。这次访问中国大陆,外长杨洁篪和国家主席胡锦涛都会见了她,如果“储君”习近平再会见她,对克林顿的接待规格显得过高,因此,习近平临时决定取消与克林顿的会晤。

这种解释也经不起推敲。如果中共觉得规格过高,就一开始就不应该安排这次会见。既然安排了,再临时取消,在外交礼仪上失分太多。显得非常不明智。再说,在习近平不能赴约之后,中共临时安排中共内定接替担任的李克强与克林顿会面。这一安排给“冷淡说”提供了一个反证。

三是18大筹备工作发生意外,要习近平紧急处理。这种说法没有具体内容,猜测的成分居多,并不可信。如果真是党内发生了重大的变故,受影响的就不可能只是习近平一人。现在看,胡锦涛出访计划不变,其他领导人的工作日程也没有明显变化。显然,这一猜测的准确度不高。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出一种看法,说习近平“紧急处理”的事情不是党内的意外变故,而是香港闹得不可开交的国民教育危机。深圳有消息说,北京有重要人物到来。而香港的消息说,特首取消俄罗斯行程,留在香港处理国民教育问题。但梁振英突然脱离了公众的视线,不知去向。因此,分析人士推断,主管港澳事务的习近平南下处理香港国民教育危机的可能性很大。

观察人士指出,尽管各种分析和猜测都不乏合理的元素,但人们还是不能据此判断习近平爽约的真实原因。笼罩在习近平头上的迷雾无法散去。

*习近平突然发声要改革*

不过,路透社周五报道说,习近平在私下的谈话中提出要加快改革的呼声,说执政党必须以新的活力拥抱改革,以度过目前中国和中共面临的社会和经济困境。但遗憾的是,报道给出的讲话时间是“最近六个星期里”,因此无法判断习近平的活动是否跟他爽约有关。

*下周一可否解开谜底?*

另一个关系习近平的消息是,周四中国外交部通过中国全国记者协会发出通知,说习近平将于下周一(9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丹麦首相施密特。外交部邀请各界媒体前往采访。这一动作的目的显然是要平息外界的猜测。只要习近平能够公开露面,各种猜测自会消去。

但事情似乎并不是十分肯定。有记者在周五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问到周一的会面安排是否有变的时候,发言人洪磊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施密特访问中国大陆,按照双方订立的日程,他会与国务院领导人会面。

习近平爽约一事引起的风波可能实在太大,媒体和公众都已经显出疲惫之态。一些媒体呼吁北京增加讯息的透明度,不要一味遮掩,一味指责外界的“无端猜测”。其实,猜测正是遮掩的必然结果.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