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第一傳媒
2018年已經到了,相信不少狗寶寶正在路上!
再加上國內二胎政策已經漸入高潮,甚至已經在討論啥時候放開三胎!
狗寶寶要井噴
都說財犬旺福,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2018都有個偉大的造娃計劃!
按照屬相分析,屬狗的寶寶往往都很善良,善於聆聽,並且為人十分仗義,特別是今年5月和12月出生的狗寶寶,與生俱來就帶著對家庭的保護慾望,會想著分擔爸媽的煩惱,活脫脫就是一個小棉襖、解憂果!
娛樂圈中的大咖,屬狗的也是比比皆是,比如我們的甄嬛娘娘,孫儷(1982年9月26日)
你們的男神,胡歌先森(1982年9月20日)
「顏王」孫紅雷(1970年8月16日)
而且不說這些大明星,我們的孔大聖賢也是屬狗的(公元前551–前479年)
所以說,生一個狗寶寶,真的是一次「回報率很高的投資」啊!
但是——
想要狗寶寶的小夫妻們可得注意多囤些奶粉了!
奶粉新政下,進口奶粉要大量下架?
2016年9月30日,中國食葯監總局發布了《實施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過渡期的公告》,宣布:
自2018年1月1日起,在中國境內生產或向中國境內出口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必須依法取得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證書。
按此規定,進口奶粉如果在2018年1月1日之前未取得配方註冊證書,將最多銷售至最後一批奶粉的保質期結束!也就是賣一罐少一罐!
據國家食葯監總局特殊食品註冊管理司副司長馬福祥表示,截止2017年12月27日,總局共受理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申請1330個,940個獲准註冊,其中包含35家境外企業的203個配方。
不久前,一條新規讓大家鬆了口氣,新規表示,「境外生產企業2018年1月1日前生產的嬰幼兒配方乳粉,可進口並銷售至保質期結束。」
不過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應該不會真的寬限3年時間,未來一年內繼續出台新的補充規定將是大概率事件。
也就是說,現在你還可以抓緊時間囤點奶粉,但之後如果這些公司遲遲無法獲得配方註冊證書,或者食葯監總局又出台了更嚴格的政策,那麼你就沒辦法在國內的商場買到這些奶粉了。
所以,想要讓自己的狗寶寶從出生到3歲期間都喝上澳洲奶粉,各位爸爸媽媽可能真得多找找代購了。
當然,也有很多人會說,奶粉都零關稅了,代購可以歇菜了吧?!
中國奶粉0關稅了,會降價嗎?
去年12月1日,中國宣布對多種特殊配方奶粉進口暫定稅率降低為0的消息曾讓大家為代購的前景們捏一把汗,但就廣大網友的評論來看,這條消息其實影響也不大,一是這幾種特殊配方奶粉在進口奶粉中佔比很小,很難影響到奶粉公司的定價策略,二是再降價也還是比國外的貴: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假貨問題!
其實寶爸寶媽買奶粉很少會在意價格的,關鍵還是得安全,安全才最重要啊!
然而卻有些無良的商家,大量回收空奶粉罐子,還特彆強調國內的奶粉空罐不要,必須要進口奶粉的罐子!
代購搶的越來越吃力
現在隨著新政實行,會有更多在國內買不到奶粉的媽媽轉向英國、澳洲等,需求量更大了。並且自從2016年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后,2017年光前8個月,全國住院分娩嬰兒活產數為1162萬,同比增長2.4%,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其中「二孩」佔比達到52%,感覺滿屏都是哇哇要吃奶的娃兒。
只能說,要吃奶的娃在2018年會越來越多。而中國市場上能買到的進口奶粉會越來越少。So…代購能在海外搶到的奶粉也越來越不容易……
據《澳洲金融評論報》報道,該新政的影響不會立即到來,因為中國獲批的產品已擺在了貨架上,並沒有被下架,代購運營商在澳洲的藥店和超市購買的大量所謂「白色黃金」,仍然能夠在天貓等在線銷售網站上找到。
但是,據澳交所上市的奶粉企業Bubs Australia的首席執行官Nicholas Simms表示,有業內人士預測,外國嬰幼兒奶粉品牌在中國的數量可能會出現斷崖式減少。他說:「據估計,嬰兒配方奶粉的品牌數量將從大約2500家減少到大約300家。」
Simms表示,一些澳洲奶粉品牌「可能」會錯失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文。從2018年1月1日起,外國配方奶粉品牌想要在中國市場銷售,必須滿足嚴格的新註冊要求。
但因為澳洲的監管制度,相比其他國家的奶企,更高質量、更高配置的澳洲品牌擁有更強大生存力。有13家澳洲奶粉工廠獲得了中國國家認監委的批文,這實際上意味著有39個澳洲「品牌系列」將有望通過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註冊。在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規則下,一家被批准的生產工廠最多可以出品3個嬰幼兒配方奶粉品牌。
Simms表示, Bubs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正式出口任何產品到中國,主要依靠的是澳洲國內銷售,並通過買家的運輸或跨境電子商務平台銷售到中國。Bubs有信心確保自己的品牌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並已經開始實施。
貝拉米是澳交所上市的最大嬰幼兒奶粉企業,他們表示,有希望在6個月內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准,該公司在澳交所發布的預測顯示,他們預期在中國市場上2017-18年度下半年的銷售為「零」。貝拉米的發言人表示,現在的目標是在2018年6月通過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註冊。
來自維州的私人奶粉企業ViPlus Dairy在12月初就曾宣傳,他們是第一家獲得中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文、獲准在中國銷售其產品的澳洲奶粉生產商。
維愛佳澳洲乳業有限公司(ViPlus)旗下的維愛佳嬰幼兒配方奶粉成為澳洲首個通過國家食葯監總局配方註冊的品牌。
截至目前,該廠家已有3個系列9個配方註冊獲批。
A2澳新區總裁Peter Nathan就毫不掩飾對中國代購們的支持和讚賞。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他多次表示,A2和代購有很好的關係,「我們很喜歡代購。代購們是我們進入中國的重要渠道。我們將繼續支持他們。」
代購:澳洲乳製品公的救命稻草?
迄今為止,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是全球最大的市場,年需求量為百萬噸,其中約三分之一是由進口產品供應。
相比之下,美國市場每年的總需求量僅為15萬噸,澳洲市場對奶粉的需求更低。
換句話說,儘管中國食品藥品監督局縮緊對進口奶粉的管制,卻仍然是許多澳洲乳業製品公司的最大市場。
但因為無法取得正式進入中國的「准入證」,許多澳洲乳製品將不得不走「曲線救國」的路線。
代購,或將成為這些乳製品公司進入中國的最好途徑。
與許多明言抵制中國代購的澳洲消費者和商家不同,不少乳製品公司對中國市場和中國代購都持相對友好的態度。
如貝拉米在早前公布財年財報時,就承認了中國代購的購買能力和市場營銷能力,表示將「鞏固本地和中國的經銷商渠道」。
如今,通過關稅進入中國的渠道已經關閉,澳洲乳業們將紛紛視代購為「最後一棵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