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洲財經見聞
據行業及市場研究機構IBISworld預測,澳大利亞零售超市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激烈競爭。
伴隨市場新進者的加入、價格戰愈演愈烈、食品雜貨行業行為準則(Australian Food and Grocery Code)漸行漸近,澳大利亞主要超市如Coles和Woolworths將面臨新一輪的衝擊。
IBISWorld高級行業分析師Andrew Ledovskikh指出,世界第四大零售商德國Schwarz集團旗下連鎖超市Kaufland、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Amazon)已經先後成功登陸澳大利亞市場;美國第一大連鎖會員制倉儲式量販店好市多(Costco)則持續在澳大利亞進行擴張;由此導致未來五年內澳大利亞零售超市行業間將面臨非常嚴峻的價格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澳大利亞本土兩大超市,即Woolworths和Coles公布的財報顯示,銷售額僅同比增長4.3%和2.1%。
德國零售巨頭的差異化戰略
Kaufland已經宣布了有關在價格上進行競爭的計劃,不僅對Woolworths和Coles構成了威脅,對於折價超市Aldi也構成了不小的制約。
此外,和Aldi不同,Kaufland提供了除優惠價格之外的差異化戰略。
Ledovskikh說道:「據預計,Kaufland大型門店會提供超過傳統超市兩倍以上的產品類別。其中不僅包括雜貨、而且還提供傳統的百貨商店產品,如家居用品和戶外設備等。」
「換言之, Kaufland不僅會在價格方面進行競爭,還會在便利性方面形成競爭。對於專業的零售運營商而言,基於便利性的競爭極具衝擊。」
「據其分析,過去五年,玩具反斗城等主要玩具零售商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正是歸因於百貨公司的競爭,後者不僅為消費者提供各類玩具,並且還可以同時購買服裝、文具、家居用品等。」
因此,Woolworths和Coles將不得不在購物便利性上做出改進,方能抵禦來自Kaufland的競爭。Ledovskikh說道:「Kaufland所帶來的競爭強度可能遠遠超了Aldi,進而讓Coles和Woolworths感到萬分頭疼。」
亞馬遜推生鮮服務
除了面對來者不善的Kaufland,Woolworths和Coles還需要應對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一輪接一輪競爭所帶來的衝擊。
Ledovskikh表示,亞馬遜即將推出生鮮配送服務。可以說澳大利亞兩大本土超市都關注亞馬遜生鮮業務對其商業模式的潛在影響。
他說:「在過去兩年中,兩家公司都增加了對數據分析和升級忠誠度計劃的投資。事實上,新的Flybuys Max計劃推動兩家本土超市在和亞馬遜的雜貨業務競爭中略佔優勢。然而,調整的成本很高。兩家公司可能會看到資金成本持續上升,因為他們正在努力翻新現有的商店,推出新的概念店並繼續建立他們的數據分析部門。」
價格戰愈演愈烈
儘管行業普遍認為價格戰的峰值時期(2011年)已經過去。但是,IBISWorld認為,考慮到更廣泛的行業競爭加劇,價格戰在短期收斂后仍會捲土重來。
Ledovskikh說:「儘管Coles和Woolworths兩家公司均表示已經減少了對瘋狂低價促銷戰略的關注。但是,考慮到兩家公司在未來五年內可能需要面對的競爭力量,不難想象在未來幾年會出現新的價格戰。」
食品雜貨行業行為準則
Coles和Woolworths在與供應商的交易中與消費者監管機構ACCC發生過多次爭執。
在2014/15年,ACCC曾就Coles向供貨商索要回扣等行為進行過處罰。 2015年,Woolworths也曾被指控向供應商轉嫁不合理費用行為。
為此,澳大利亞於2015年制定食品和雜貨行為準則,以回應對供應商待遇的擔憂。今年,該準則正在進行審核和修訂。建議草案包括超級市場僱用獨立審判員監督與供應商的交易,禁止對供應協議進行追溯性變更等等。
換言之,澳大利亞本土零售超市行業遭遇的監管壓力也日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