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0萬公頃的澳洲國土已歸北京 中國成澳土地第二大買家

來源:新鮮事

投資者在其房地產投資組合中新增了5萬公頃土地,由中國控制的土地總面積已經超過910萬公頃,與此同時,對外國干涉和國家安全的擔憂日益增加。

中國現在是澳大利亞土地的第二大投資國,並且與第一名英國的差距也不過百萬公頃土地,而已經採取措施加強對外國投資者的控制。  

另一方面,巴哈馬也突然崛起,這座避稅天堂的某家公司或個人敲定了一筆神秘的交易,購買了超過200萬公頃的澳大利亞土地,幾乎是這個加勒比海島嶼面積的兩倍。 

財相弗萊登柏(Josh FRydenberg)表示,雖然外國投資是促進農業社區增長、生產力和就業的重要因素,但確保外國投資不違背國家利益非常重要」。 

今年,買家必須獲得監管部門批准的採購門檻從2.52億元削減至1500萬元。

這是澳大利亞政府將外國買家與大型房地產和其他基礎設施資產隔離開來的一系列決定之一。 

作為改革的一部分,賣家現在被迫先對本地買家進行30天的廣告宣傳,然後才能夠面向外國人打出銷售廣告。 

這些變化還意味著外國買家申請收購1500萬元以上的土地,可能會被財相阻止——但沮喪的賣家認為,如果外國人的出價最高,就應該有權購買地產。 

已經暗示,如果明年當選,將在稅務局的相關報告中直接公布交易的土地、價格和地點以及購買者的身份來加強監管。 

9月時,反對黨貿易事務發言人克萊爾(Jason Clare)說:「這本登記冊應該讓每個人都看到,不僅僅是海外公司所擁有的土地的百分比,還有是誰買的,在哪裡買的,以及付了多少錢。」 

總體而言,2017-18年度澳大利亞農業用地的外國所有權從13.6%略微下降至13.4%。在維州,其範圍為2%-7.5%,具體取決於地區。 

大部分土地是和北領地的畜牧土地,但如果土地完全由外國人擁有,則仍然存在關於水源和其他基礎設施的擔憂。 

這些擔憂促使前財相莫里森(Scott Morrison)拒絕了中國對養牛業帝國S. Kidman&Co財團的收購,並在2016年阻止中國公司租下新州Ausgrid的電力資產。 

據報導,前總理於5月份下令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十年中國一直在進行「無恥和侵略性的干涉」。

譚保作為總理的最後一個動作,就是禁止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從澳大利亞的5G網路中獲益。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