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所達成的協議,歐盟將在7年內將從美國進口的牛肉配額逐漸增加到每年35000噸。屆時,歐盟每年從其它主要牛肉進口國如澳大利亞、烏拉圭和阿根廷的進口的牛肉總共只有1萬噸。
自1980年代以來的貿易糾紛
歐盟與美國之間的牛肉進口糾紛由來已久。1988年,歐盟禁止進口含激素牛肉。為此美國在1999年根據世貿組織的規定,對歐盟農產品徵收關稅。2009年雙方達成協議,歐盟同意從美國進口一部分不含激素的"高品質牛肉。"
不過,歐盟的這個配額不僅針對美國,而且也針對其它牛肉供應國。最終是澳大利亞、烏拉圭和阿根廷等國家獲益匪淺,因其牛肉價格遠低於美國。2016年,當時奧巴馬總統領導下的美國政府再次以恢復1999年的制裁對歐盟發出威脅。
歐盟在進口美國牛肉問題上做出的態度轉變,被認為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夏季宣布暫停與歐盟貿易衝突的原因之一。特朗普還承諾,暫不對來自歐盟國家的汽車或者其它產品徵收特別關稅。根據當時談判所達成的協議,歐盟還將推動來自美國的大豆和液化氣的進口。
來自法國的批評聲
歐盟委員會農業事務專員霍根(Phil Hogan)在談的與美國所達成的協議時強調,歐盟仍然是只允許進口不含激素的牛肉,歐盟對進口牛肉的質量和安全標準不會改變。然而,法國牛肉遊說團體嚴厲批評所達成的協議。法國畜牧及肉類協會(Interbev)指責歐盟委員會"為了貿易而犧牲氣候,牛肉加工行業和消費者的健康"。
歐盟委員會與美國通過談判所達成的協議還需獲得各成員國政府和歐盟議會的批准。
來源: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