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年來加強在太平洋地區的投資和影響力,加上多個南太平洋國家迫於中國的壓力而與台灣斷交的情況,引起美國政府的高度關注。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星期四強調,為維護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太地區,美國將加強作為該地區安全夥伴的地位。
隨著中國利用經濟籌碼擴張在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並且斥巨資發展軍力,美國在該地區的戰略優勢地位受到嚴重威脅,促使美中之間的競爭逐漸白熱化。
薛瑞福在美國國會眾議院自然資源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26日舉行的一場聽證會上,再次重申了美中之間的戰略競爭關係。
「中國希望以對自己有利的方式重新規劃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秩序,而正是因為中國尋求這樣一種願景,使美國和中國走上了戰略競爭對手的道路。」
美國國務院駐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高級官員孫曉雅(Sandra Oudkirk)也在聽證會上提到,中國在過去10年間,通過提供基建和軍事援助、投資、外交、文化交流的方式,全方位地迅速增加與各太平洋島國的來往。
「自2006年起,中國已經為各太平洋島國提供了十八億美元元的援助,成為除澳大利亞和美國以外,印太地區的最大援助國。這些太平洋島國拖欠中國的集體債務從一個世紀前的幾乎為零,增加到目前的超過十三億美元。」
孫曉雅認為,中國很可能將這些貸款作為政治籌碼,來換取欠債國的合作。她敦促中國在公開、透明的框架下實施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基礎設施項目。
美國一直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保持高度警覺和批評態度。美國副總統彭斯就曾在去年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上,嚴厲抨擊中國的捆綁式貸款條件可能導致借貸國陷入「債務陷阱」,造成本國主權受損。
薛瑞福也對中國通過經濟脅迫的方式,試圖迫使太平洋島國按照中國政府意思行事而感到擔憂。
他舉例說,中國近年來多次向台灣的邦交國施壓,包括在2018年禁止中國遊客前往帛琉(Palau),理由是帛琉對台灣的立場與北京官方不一。
薛瑞福還說,他對所羅門與吉里巴斯與台灣斷交感到失望。
「台灣其餘的邦交國也面臨被迫改變外交承認的壓力,像帛琉和馬紹爾群島。當然我們相信中國還可能就包括南中國海、國際會議等其它議題的立場向這些太平洋國家施壓。」
面對來自中國的挑戰,薛瑞福表示,美國國防部將通過加強與各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增加軍事實力、改變投資及商業合作模式等方式維持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影響力,履行美國對維護一個自由與開放的印度太平洋地區的承諾。
(記者:韓潔 責編:申鏵 網編:洪偉)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