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CBRLife堪生活
來自australianuniversities網站的數據顯示
而根據另一項調查,
學生們的生活開支中房租水電就佔了一大半!
無比生動地描繪出了
這座城市十分之一的人口
都在為了住在哪兒而操碎了心的景象:
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Fenner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下樓就是ANU,
好在大學一般都提供了宿舍,
因為地段優越、價格合理、住戶群體固定
而成了廣大學生的最佳選擇,
但也因此每年申請宿舍都得用搶的……
外面的人想進來,裏面的人…
還是願意圍在裡邊,
畢竟物美價廉擺在那兒。
條件也差不多,分為包餐與不包餐兩種。
在ANU和UC官網的accommodation分類下可以選擇申請自己想住的宿舍。
大家對於宿捨生活可能也沒那麼了解。
小編特地採訪了幾位住戶,
來聽聽他們對於宿舍的感受和吐槽吧!
Z同學 B&G Hall住戶:大概這就是「四海之內皆兄弟」吧
曾經在只會做三明治的住家裡
住得有些懷疑人生了,所以
一成年就申請了宿舍,剛知道
自己申請上了的時候,高興得跟
過年了一樣,拎著行李就來了。
也算是美輪美奐,我不禁
更加期待起我的宿舍來了。
這略顯質樸的紅磚小平房
讓我陷入了沉思,可隨即
我看著入住合同上寫的
一切迷惑都在頃刻煙消雲散
我在宿舍門口與自己和解
只用了一句「要啥自行車?」
我的生活也自此更加多彩。
都說宿舍是個社交天堂,
如今看來確實所言不虛:
一到飯點就是世界美食節,
還時不時有白吃白喝的活動。
去一趟廚房也會被飄蕩在
空氣里的香味給弄饞了。
因為廚房是獨立的小樓
所以下雨天想要做飯的話
我就得頂著寒風忍飢挨餓
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
認識些飯點差不多的住戶。
連生物鍾都一致的朋友
可比三觀相和硬核多了。
Kinloch, 我可以。
是在浴室和洗手間,大家
也都是這麼親密無間…
連浴室的排水溝都匯往同一個地漏里。
頂著雞窩頭穿著睡衣在浴室里
前面兩個都是我兄弟,
才會明白什麼叫做真正的
「四海之內皆兄弟」,而這
就是我在B&G宿舍的最大感受。
G同學 Fenner Hall住戶:啥都好,就是睡不好…
上面那個Z同學是我兄弟,
都是因為便宜而已。
我住的Fenner大概是全ANU
地段最佳的宿舍了吧…
推開窗戶就是開闊的風景,
出門就是Canberra Centre,
嶄新而齊全的硬體設施,
讓剛來的我以為這兒是天堂。
突然意識到了一件事情:窗外就是Party Area,而他們的
在我的窗戶壞了關不上的半個月里
我曾在夜裡聽到local合唱縴夫的愛
也曾從夢裡被深夜的燒烤趴香醒;
我即將擁有安穩的睡眠了,
可我終歸還是太年輕了。
其中Hall和College都屬於學校管理,
敲門聲總在我的夢裡響起,
我連整個頭髮的時間都沒有
只能躲進衣櫃里裝作不在
來應對突然進門的客人們。
還會有非常有當地特色的活動:抗議!
這些問題雖然抗議也解決不了
但總不斷地在給我新的驚喜呢。
不是鬧鈴,也不是陽光,
在這邊待久了,就很容易
而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別聽他說的那麼快樂,其實
身著奇裝異服在我窗外喊口號嗎?
這兒有著極為方便的生活
和一周$290全包的低廉房租
要是能讓我睡個好覺就更好了…
Y同學 Kinloch Lodge住戶:住這兒唯一的問題是我的問題
他倆是後面搬來的,
我一來就住在這兒了。
住Lodge最方便的地方
還是不用和太多人share設施吧。
為隔壁陷入困境的兄弟遞一捲紙
Lodge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單元樓
平時住戶之間很少有交集,
我當時來了小半個月之後,除了
自己室友之外還沒認識其他鄰居…
哪怕不圖社交,去吃點東西也是好的。
何況不去Common Room,我們
依然有個天然優勢:兼顧了私密性和聚會空間的大客廳。
很難想起來做好一桌子菜
在客廳里開著空調聊著天聚餐
是件多麼愜意的事情的。
也有著得天獨厚的風景優勢,
偶遇隔壁房間的漂亮姐姐的時候
站陽台上就能看到大彩虹
點亮自己一整天的好心情,
每周在Common Room都會有Party
Lodge也顯得如此的清流:ANU的校園開放日當天,
當周租$220的B&G抗議收費過高、
風景如畫的Fenner抗議環境惡化時,
Unilodge默默地在樓門口
組織了管弦樂合奏、發起了小零食、
還擺出了造型無力吐槽的節日氣球:就像這個沒心沒肺的氣球一樣,
在Lodge的生活波瀾不驚而又快樂,
唯一的一點不好就是:多人間都要一周三百的房租高了點,
而且合同規定放假不住也得交錢;
不過貴從來不是它的問題,
打著傘跋山涉水才能如願。
可看著這一路上的幾棟宿舍
是我的問題…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