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外環西區是否已成「現代貧民窟」?

來源:澳財

圖/realestate.com.au

房地產兩大主要市場——,在這個春天到來的時候,也隨之火熱起來。上周周末兩地房屋拍賣清盤率仍保持強勁,悉尼清盤率為79.7%,墨爾本也達到77.1%。

然而,有些人雖然擁有了自己的房產,卻並不能高興起來。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近期就報道這些人的困擾。

四個月前,Bahadur一家興高采烈地搬入了墨爾本蓬勃發展的外環西區,期待開始自己的幸福新生活。然而,不到四個月,他們卻發現這個決定帶給自己的是無盡的夢魘。

Binod Bahadur說道:「我們感到受騙了。」

「當我們買在這裏的時候,開發商打包票稱我們會有一個專門的火車站,公交車站距離不會超過300米。但是,事實卻證明這隻是騙人的鬼話。」

Bahadur的新家位於墨爾本增長最快的郊區之一:Tarneit。當地20%的人員在工作,而乘坐汽車或火車去區上下班單程需要近兩個小時。

伴隨四年前Tarneit火車站的開通,當地迅速成為維州V/Line客流量第二大的車站。每個工作日的早上七點,車站附近的停車場已經人滿為患。

上下班高峰Tarneit火車站一車位難求

圖/STARWEEKLY

對於那些沒能找到停車位只能被迫隨便找個地方停車的車主而言,每年上交給溫德姆市議會(Wyndham )的罰款超過數十萬澳幣。

每天下午一到下班點,返回的通勤者必須以最快的時間趕到停車場將車開出,不然把車開出停車場都是問題。

當地政府已經承諾在Tarneit火車站附近新增400個停車位,但是用當地居民Arnav Sati的話來說,這「只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

如果不乘坐火車改用駕車上班,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儘管當地的道路正在加寬,但是還是滿足不了當地居民的需求。據預計,到2036年,該地區的人口將增加一倍。

現代貧民窟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進行的一場在線調研結果顯示,包括Tarneit在內的選區是居民滿意度最差的地區。

選擇「如果上下班時間減少,居民會更快樂」這一項的居民比例中,Tarneit位居首位。

2018年Tarneit獨立候選人薩蒂(Sati)警告稱,如果沒有任何變化,情況可能還會變得更糟。「如果我們的基礎設施跟不上,不管你們是否願意,這裏都會成為一個現代化的貧民窟。」

鳥瞰Tarneit購物中心,圖/Insidestory

事實上,這裡是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普遍存在的一種情況。

澳大利亞統計局(ABS)表示,悉尼增長最快的郊區,Riverstone和Marsden Park(距離中央商務區以西約50公里)在2017年至2018年的人口增長超過23%。

同樣,也存在需要加快建設滿足不斷增長人口需求的警告。

這些地區所存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儘管外圍地區人口迅速增長,但是工作崗位並沒有隨著人口的增長而移動,大多數人仍在市區工作。

全國增長地區聯盟(National Growth Areas Alliance)執行長官布Bronwen Clark警告稱,基礎設施的建設步伐整整落後了一代人。「不幸的是,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

「我們看到了很多類似於Tarneit的情況,這些地區火車線路只是承諾,沒有當地的公交線路、或者這些項目的完工需要等上數年的時間,高速公路也沒有延長……這種情況正發生在澳大利亞全國各地發展中的郊區。」

前文提到的Bahadurs表示,感覺被困在了自己的新家中,「這已經是一場夢魘。但是,如果有更多的搬到這裏,情況只會變得更為糟糕。對於生活在這裏的每個人而言,小孩上學、去市區或者西部地區都很不方便。」

目前,Tarneit的土地價格已經下跌,低於Bahadrs一家人之前買入的價格。當初買房的時候,附近承諾的新火車站「West Tarneit」最快也需要等上兩年才能動工,順利的話完工也需要等到2027年。

黃色框線內為可能建造的West Tarneit火車站

圖/維州政府《The West Growth Corridor Plan》

Bahadrs說道:「人們已經意識到這裏沒有火車站,甚至根本就不會有火車站。所以房價開始走低。沒了承諾中的配套設施,這裏也就沒有了吸引力。」

永遠等不來的公交車

儘管Tarneit當地標記了數條通過的新巴士停靠站點,但是這裏沒人知道公交車什麼時候來,或者會不會來。

Imran Arshad的家附近就有這樣一個停靠點,當時讓他下決定買在這裏的原因中,這個公交車站點佔據了很大的成分。但是,等住到這裏之後,他才發現自己離真正「最近的公交車站點」步行需要30分鐘,而這隻是他啟程去市區上班兩小時通勤的第一站。

Arshad無奈表示:「我想這就是開發商的工作方式,他們不能給出時間表,但是卻又給了你期望。」

Tarneit火車站附近的公交車站,圖/TailGallery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人口統計學家James O'Donnell指出,澳大利亞主要城市處理快速增長人口的方式「非常不平衡」。

據其透露,儘管政府與開發商之間經常存在「牢固的夥伴關係」,但是,不少地區居民切實所需的基礎設施開發卻需要等上很多很多年。

O'Donnell表示,許多成長中的郊區的人口結構也在迅速變化。在Tarneit,19%的人口為印度裔。

他說:「這些地區必須要有一個配套的社區基礎設施,才能在這些社區中建立某種凝聚力,併為不斷增長的人口創造這些宜居的環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