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地理中文網
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這樣說。
(本圖片來源於「央視新聞」,侵刪)
撰文:KATARINA ZIMMER
1月20日晚間,
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央視連線時表示,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來源
很大可能是野生動物,
比如竹鼠、獾等。
(本段內容來源於「中國新聞網」)
蜜獾(Mellivora capensis),鼬科動物,蜜獾屬下唯一一種,分佈於非洲、西亞及南亞。
這已經不是人類第一次
因為野生動物而受到傳染病的威脅。
為滿足一時的口腹之慾,
食用野味者可能會面臨這樣的威脅,
但是你知道嗎,
森林的過度砍伐也與此息息相關。
在亞馬遜河流域,政府和企業正砍伐雨林以將土地用於工業,農業和住房。
攝影:JAMES P. BLAIR, NATIONAL GEOGRAPHIC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
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
砍伐森林引發了複雜的連鎖反應,
為致命病原體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比如尼帕病毒和拉沙病毒,
以及導致瘧疾和萊姆病的寄生蟲。
為了給養牛提供土地,亞馬遜的熱帶雨林被砍伐。類似這樣的森林砍伐與瘧疾等傳染病的傳播有關。
攝影:RICHARD BARNES,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致命病毒
1997年,印度尼西亞的熱帶雨林因促進農業發展被燒毀。在煙霧的熏染下,無法結出果實的樹導致當地的果蝠別無選擇,只能飛往其他地方尋找食物,同時也攜帶著一種致命疾病。
黃毛果蝠的眼睛
攝影:DAVID LIITTSCHWAGER
這些果蝠在馬來西亞果園安家后不久,當地的養豬戶開始生病。到1999年,當地共有265人患上腦炎,105人死亡。這是已知的第一起人類感染尼帕病毒案例,此後整個東南亞出現了一系列反覆暴發的疫情。
事發地雙溪立百新村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如今,非洲和東南亞的部分森林仍在大面積燃燒,專家們擔心下一次嚴重的傳染病可能還會從森林中出現。我們越是破壞和清除森林棲息地,就越有可能面臨傳染病爆發的危險。
瘧疾就是其中的一種傳染病,主要通過蚊子攜帶的瘧原蟲傳播。儘管相關的控制措施已經大大減少了其傳播,但在本世紀初,亞馬遜盆地的瘧疾感染者每年仍多達60萬。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馬塔迪,一名男子噴洒噴霧劑消滅攜帶黃熱病病毒的伊蚊。
攝影:WILLIAM DANIELS,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從2003年到2015年,每年減少10%的森林面積導致了3%的瘧疾病例增長:在穿過森林的道路旁,那些溫暖避光的水坑正是瘧疾傳播媒介——按蚊的理想繁殖地點。
去年的亞馬遜火災震驚世界,而如今隨著澳洲大火的持續燃燒,火災結束后的瘧疾傳播也不能不令人憂心。
圖為亞馬遜雨林。截至2019年8月18日,2019年以來亞馬遜森林火災數量超過7.2萬起,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83%。
攝影:COURTESY DREAMSTIME
然而蚊子並不是唯一能將致命疾病傳染給人類的動物。事實上,人類感染的絕大多數的新型傳染病(HIV、埃博拉和尼帕病毒等)都是通過野生動物進行傳播的。
一隻西部低地大猩猩坐在剛果共和國的Tchimpounga保護區里。在過去20到25年裡,因為商業狩獵和埃博拉病毒,它們的數量減少了60%。
攝影:MICHAEL NICHOLS,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在森林中,許多病毒可與其宿主動物和諧共存,因為這些動物與病毒一直在共同進化。但是當人類冒險進入森林或企圖嘗試改變自然規律時,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被這些致命病毒盯上。
而且隨著氣候持續變暖,傳染病對人類的影響範圍可能會進一步擴大,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們將因此進入以前從未存在過的地區。
阿拉斯加北極地區的Toolik野外觀察站,蚊子漫天飛舞。氣候改變導致北極地區的蚊子增多。
攝影:JESSE KRAUSE
這對於人類的打擊是致命的,尤其是那些可以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病毒(如埃博拉病毒或尼帕病毒),理論上只要有人類存在,就可以在全球各地傳播。
20世紀,研究者在烏干達的森林中發現了寨卡病毒,寨卡病毒之所以能在世界範圍內傳播並感染數百萬人,是因為它找到了生活在城市地區的埃及伊蚊做宿主。圖為人們在巴西聖保羅(Sao Paulo, Brazil)噴洒農藥,和與寨卡病毒有關的蚊子作鬥爭。
攝影:VICTOR MORIYAMA, GETTY IMAGES
懸崖勒馬
如果說砍伐森林是為了利益,那麼疾病控制在未來也許也可以被視為一種獲取利潤的方式(馬來西亞政府治療每位瘧疾患者的費用約為5000美元),在金錢方面,這為保留一些森林提供了必要性。
但這樣的措施只是治標,
想要真正做到懸崖勒馬,
還需要我們明白:無論是食用野味還是砍伐森林,
都會像推翻多米諾骨牌一樣帶來連鎖反應,
而承受最後一枚「骨牌」重擊的
仍舊是我們自己。
2016年,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附近,當地衛生官員使用殺蟲劑消滅傳播寨卡病毒的蚊蟲。
攝影 :MARVIN RECINOS, AFP, GETTY IMAGES
最後小編帶來預防冠狀病毒的tips,
希望大家重視疾病,保護好自己。
(圖片來自世界衛生組織)
購買《華夏地理》2018年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