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悉尼
2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已正式為新冠病毒命名-
「COVID-19」。
儘管疾病的名稱和病毒名都引來一些專家批評,
但是,世衛組織在這次命名過程中科普了一個很棒的理念:病毒命名不應和地域挂鉤,
避免污名或歧視。
然而,污名或歧視問題,絕非世衛組織一個命名就能解決的。
在一些人心中,彷佛只要和「中國」沾上邊的東西,
不管你在哪,不管是人,是物,
都帶有病毒!(歡迎關注我們的抖音賬號:悉尼那些事兒 或搜「mandage」)
例如,在澳洲,目前僅15個確診病例的澳洲,
平時熙熙攘攘的中餐廳,
如今也因新冠恐慌,變得門可羅雀。
有報告稱,澳洲的一些中餐廳,
客流量普遍減少一半,營業額直降8成。
此前SBS曾報道,在墨爾本經營很久的Shark Fin House(食為先)被迫關門。
現在又有媒體指出了悉尼華人區幾家中餐廳的嚴峻形勢。
一家是位於悉尼Chatswood的星城海鮮酒家(Star Capital Seafood Restaurant)。
老闆Michael Lam表示,莫里森宣布旅行禁令之前好幾個星期,生意已經開始慘淡,
莫里森一宣布禁令,他立刻決定關門停業。
「生意變得非常差,以前上午11:30的時候就客滿了,現在有四五個人就不錯了。總理一宣布停飛中國航班,我就決定關門。」
「這個星期我們一公斤龍蝦只賣88刀(RMB440元),上周還是130刀(RMB650元)一公斤。本地人都不出來了,所以我們賣不動,非常非常糟糕。」
Chatswood一家燒臘海鮮店也是經營慘淡,
一名Lee姓員工表示:「上周生意少了很多,經理說他想哭,沒有生意,很糟……我也發現附近人變少了。」
不止餐廳,悉尼Eastwood一家名為Happigo的超市,也是顧客寥寥,乏人光顧,老闆Bobby說:將近兩周的時間,生意都很差,
營業額正在迅速減少。
「華人社區變得很安靜……街上都沒什麼人,人們都害怕新冠病毒。」
哪吒麻辣燙才開業一周半,就爆發了新冠疫情,老闆Jason欲哭無淚:「恐懼蔓延得比什麼都快……疫情爆發時,我開業才兩周,營業額猛降,我這個位置是本地黃金地段,房租也是最高的……我現在甚至付不起員工工資。」
上周日,他利潤僅僅只有200刀(RMB1000元),
她認為未來幾個星期,情況也不會好轉。
針對現在Eastwood的「鬼城」現狀,
Eastwood所屬Ryde市長及華人副市長,紛紛出來呼籲:Eastwood是安全的,
沒有任何理由說Eastwood不安全,大家都不出門對當地店家、對就業都不好。
澳洲有一個名為Getup的組織,簡單說,該組織就是團結普通人(everyday people)做一些他們認為應該做的事。
最近,他們也發起了一項活動,
名為I will eat with you,
鼓勵人們支持中餐廳及亞洲超市。
咱們微悉尼也曾做過詳細報道。
很多人積極響應,並用實際行動支持,吃完中餐廳還在社交平台上發文分享、呼籲。
但是社交平台上另一條評論卻讓小編陷入深思:「特地去吃了St Kilda一家中餐廳,沒看到亞洲顧客,倒是看到好多非亞洲顧客,我問了下華人收銀員,以前也是這樣嗎,她說以前不這樣,她也承認不得不去那上班,她被嚇壞了,華人社區里的風言風語讓人迷惑,特別是這樣的風言風語會讓很多餐廳倒閉。」
疫情來襲,科學合理的保護是必要的,
但是過度的恐慌就沒有必要了,
對於困境中的中餐廳、華超或亞超,
大家能支持就多多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