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旅遊
在堪培拉,你現在只需要下一次單、花一份運費,就會有不同品牌的小面、煎餅、火鍋或者奶茶同時送到你家。
這是幾家華人餐廳為了應對新冠疫情造成的影響而想出來的新點子,推出「跨店點單,一單運費」活動。
「疫情對澳大利亞的餐飲業影響很大。」王宇軒說。「為了生存,我們必須『抱團取暖』。」
今年27歲的王宇軒是「大聖火鍋」店的老闆。堪培拉的火鍋店並不多,因此「大聖火鍋」去年開業以來生意一直不錯,尤其是冬天,店裡總是坐滿了顧客,圍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旁。
然而,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打亂了節奏。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3月23日起,澳政府升級防疫措施,關閉文體娛樂聚集場所,只允許餐館和咖啡廳做外賣。
這個決定對於「大聖火鍋」的影響幾乎是百分之百,因為火鍋很難被裝到餐盒裡面做成外賣。
其他華人餐廳同樣舉步維艱。
澳大利亞第九新聞網上個月一篇報道稱,澳大利亞酒店業已有88000人下崗,而在未來的數周或者數月內,失業人數可能增加20萬。
華人餐廳受到的衝擊首當其衝。澳大利亞很早就對中國公民關閉了邊境,這導致作為華人餐廳主要客源的留學生等無法入境,而一些外媒對中國污名化的報道也對華人餐廳的生意造成了巨大打擊。
「貓婆小面」是一家網紅店,該品牌由於上過《舌尖上的中國2》而頗受歡迎。然而店主李先生告訴記者,堂食禁令頒布后餐廳的營業額下降了70%。餐廳原本有十余個全職和兼職店員,目前由於有些滯留國內無法回來,有的擔心被傳染不再工作,店裡只剩下三四個員工了。
「貓婆小面」和「大聖火鍋」都在堪培拉的迪克森,那裡立著孔子雕像,被稱為是澳大利亞首都的「唐人街」。
「我們這些店離得很近,大家都很熟悉了,平時經常一起聊天。」33歲的李先生說。「生意受到影響以後,我們就一起商量,怎麼能夠生存下去。」
餐廳遭受損失的同時,顧客吃飯也要承擔額外的送餐費。「因此我們就想,能不能把我們的食物和飲料放在一張大的菜單上面,讓顧客只花一次運費,就能吃上不同店裡的招牌菜。」他說。
王宇軒表示贊同。「我們幾家距離近,有區位優勢。比如點貓婆小面的顧客不知道我們的飲料,就可以在菜單上了解我們的飲料,通過這樣的聯合服務給各個店也做了推廣。」他本人也是另一家店「超級喵の茶」的老闆。
在堪培拉,一般通過Uber Eat點餐運費是5.99到7.99澳元(約合人民幣27到36元),為了降低成本,各家店決定讓自己的員工送餐,這樣每次運費只需要5澳元。
「最初有五家店參与,一共有大約30名員工。」王宇軒說。一般來講,不需要值班燒菜或者打包的員工就會選擇去送餐。「這個時候必須儘可能開源節流。互幫互助,誰有空誰就做什麼。」他說。
「超級喵の茶」有兩名員工的額外工作是記賬。他們會記下一周內每一單各個店餐點飲料所佔比例,之後這些店就按照這樣的比例承擔運費。
李先生承認,他們最初也有分歧。「五個人達成一致本身就是很難的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很難達成一致,所以不如先開始做,不行的話後期再調整。困難時期沒必要計較太多。」他說。
談到受益,他表示,由於這種做法只嘗試了兩周,還很難計算具體的增長數字,「但是訂單的數量是有顯著增長的,遠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為了做外賣,「大聖火鍋」在兩天內開發了新的菜單,訂了新的餐盒,製作了冒菜、南瓜餅、酥肉等適合外賣和打包的菜品。
「現在我們外賣的營業額到了正常時期的30%左右,雖然跟旺季比起來相差甚遠,但是也算到了可以維持下去的水平。」王宇軒說。
「這算是沒有退路的退路,不過有時候危機說不定也是轉機。」他感慨地說。「如果沒有發生這件事,永遠不會想做外賣,開發更多新的產品。」
目前至少有六家店加入了這一合作。王宇軒和李先生都說,現在看起來這樣的合作效果很不錯,不過現在討論這個模式疫情之後是否還能保留為時過早。
「現階段我們考慮的還是如何渡過難關。」李先生說,「現在只有一起合作才能有出路」。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監 制:胡艷芬 責任編輯:林睎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