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和中國禁令雙重打擊!墨爾本中餐廳店主被逼到崩潰邊緣

來源:1688

經營麻辣燙餐廳的丁時維(Shiwei Ding,音譯)花了一年時間才找到一個好地段。

29歲的他把位置選在學區中心,靠近大學和,周圍學生公寓林立,他希望留學生能享受到這道麻辣小吃美食。但選的時間實在太不走運了—餐廳是在2019年的節禮日開業,沒有料到即將到來的新冠病毒大流行將遊客和留學生「拒之門外」–而這些群體正是他的主要顧客。

如今,由於中國政府針對新冠疫情風險和「針對亞洲人的種族歧視事件」向遊客和留學生髮出警告,丁先生剛剛起步的生意再一次受到打擊。

他說,「我原以為中國留學生能在2月份春節結束后回國。但武漢爆發疫情……還有旅行禁令都讓他們回不來了。」他續稱,在澳大利亞實行封鎖之前,中國餐館已經備受壓力,因為自從1月份病毒傳播的消息傳開后,一些食客選擇避開中國餐館。

丁估計,每月的損失超過2萬,他的妻子一直在打兩份工來養家糊口。「沒完沒了的打擊讓我絕望……有一度我都覺得自己活不下去了,」他說。「當中國發出警告后,我已經簡直要崩潰了,因為(政治緊張)將是一種持續的傷害,比COVID-19的影響嚴重得多。」丁先生的情況並非特例。

雖然現在判斷中國政府的這番警告將對留學生產生何種影響還為時過早,但一些人擔心,這可能會對商家造成巨大影響,並加劇他們已經遭受的經濟打擊。房地產市場和其他領域的「漣漪效應」公司EASI的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沉傑(Jie Shen,音譯)表示,留學生在他的澳大利亞客戶中占很大一部分。

他說,「對於中國餐館來說,中國留學生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消費群體,所以許多商家已難以生存。」沉表示,由於此前全澳各地的堂食限制令,他的送餐業務最近幾個月都很繁忙,但他表示,最近的旅行警告給試圖恢復業務的商家帶來了「不確定性」。

但是,經濟上的傷害並不局限於招待業–有人擔心,它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和投資產生「漣漪效應」。

AUSUN finance的抵押貸款經紀人唐先生(Thomas Tang)表示,在學生人數較多的郊區,比如墨爾本的Burwood和Clayton,投資房產現在的「空置率非常高」。「有些人還不起房貸,因為他們失業了。」他還表示,在疫情爆發前,他5%至10%的業務依賴於非本地居民,包括以前和將來的留學生。

北京方面發出的信息嚴重影響中國投資者對澳大利亞的信心,他預計「來自中國的投資將會減少」。但在政治辭令之外,唐先生表示,種族歧視問題是存在的,儘管它們沒有反映出澳大利亞的價值觀,但營造了「一個壞形象」,可能還會嚇阻其他亞裔背景的學生。

他說,「很多人將對澳大利亞失去信心,不僅是中國人,還有很多人來自其他亞洲國家,比如日本、韓國和泰國。」「因為人們走在大街上可能會覺得不安全,就像我們一樣。」

澳大利亞外交與貿易部中澳關係基金會的周女士(Wesa Chau)說,新冠疫情已經導致一些學生取消了他們的課程。她表示,除了大學和招待業,受影響的其他行業將包括住宿供應商和旅游業,因為很多學生的父母來

但她承認,中國的旅遊警告是否會影響到赴澳中國留學的人數,這還有待觀察,「因為是家長和學生自己決定是否來留學」,「澳大利亞仍然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目的地」。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