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機場 一時間竟找不到打車的地方。
來源: 墨爾本吃喝玩樂
最近《以家人之名》大火,
昨天微博頭條又被這部電視劇佔據榜首。
描繪了一家三個兄妹溫暖的日常,
不過後期因為動蕩起伏的劇情,
編劇也在微博和豆瓣被罵上了「熱搜」。
關於小哥和凌霄出國留學,
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
出國留學怎麼可能九年不回家,
讓不少網友們覺得不可思議,
劇中還有一些點也戳到了留學生的心,
出國留學學費很貴
不是普通家庭能承受的,
出國留學樣樣都好,
回來以後外企搶著要。
出國留學就一定是富二代嗎?
其實不然。
墨妮卡身邊就有很多工薪階層,
爸媽為了讓他們有更全面的教育,
自己省吃儉用送孩子們出國。
疫情期間留學生們回國,
買「天價機票」卻被鍵盤俠們嘲諷,
「反正留學生有的是錢。」
# 留學生的真實故事
下面這些留學生不願揭露的瞬間,
你是不是也經歷過?
01
翻來覆去怎麼都睡不著覺。
突然很慌張,不敢接受要獨自一人
離開熟悉的地方前往異國他鄉。
內心明明很難過卻強壯鎮定,
笑著對爸媽說」快回去吧,我走啦。「
爸媽再三叮囑「到那之後打電話」。
在機場里迷了路,
打上了一輛計程車。
在HS主人的帶領下買下了澳洲第一張電話卡。
撥打國際長途給家人報平安,
凌晨5點 國內的父母卻立刻接通了電話。
風景也真的很美,
只是踏上陌生土地的一瞬間,
突然就想回家了。
網路也時常不穩定。
特別是住在CBD高層,
30樓以上竟然用不了4G。
於是 「我這邊信號不太好「
」不聊了吧「
成了常用的結束語。
和國內的好朋友們漸行漸遠。
漸漸變成了5個字以內的節日祝福。
」同樂「
不少網友表示
通常是每年僅有的幾句對話。
從什麼都不會做,
變成了一個全能型選手,
會做飯、會換燈泡、會整理房間。
甚至比國內的同學們,
懂事得讓人感到心疼。
早好幾年步入了社會,
半工半讀為自己賺生活費。
會因為超市某個物品沒有打折,
就按捺住自己想買的心,
會因為乘車刷卡太貴,
獨自在外生活的小事……
許多人說,雖然現在已經回國了,但還是很難忘記在墨爾本奮鬥的日子。
這個地方讓他笑過,哭過,曾經拚命想揮手說再見,現在卻莫名有些懷念。
他們都說:」墨爾本,我一定會和你再見的。「
# 在墨爾本必做的事
澳媒的統計榜單中,
有8件在墨爾本必做的事。
不論你是在墨爾本Stay at Home
還是已經回到國內。
一定不再留遺憾。
No.1
生活在這裏,隨處都能」遇到「
一杯醇香濃郁的咖啡。
清晨來一杯澳洲特有的Flat White。
No.2
感受世界上最好的沙灘
是墨爾本的標誌性海灘,
這裏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
融入無與倫比的體育活動
澳網也越來越受到網球球迷的關注。
No.4
走近自然植被豐富的國家公園
墨爾本的公園都最適合野餐了。
品嘗最新鮮的海鮮
純凈的環境使得這裏
盛產著各式各樣的生蚝、澳龍、鮑魚。
1.25刀1個超級鮮甜的生蚝,
維媽街邊新鮮出爐的青口貝。
No.6
感受多元化生活
墨爾本每年的重大節日多達上百個,
彩虹跑、時尚節、白夜節、賽馬節,
這些活動能帶你感受墨爾本多元的文化。
No.7
乘一次古老的電車
是墨爾本街頭獨特的風景。
感受墨爾本的咖啡文化
聊天的內容從日常瑣碎,
才使得這座城市有了復古的韻味。
No.8
在高空眺望一次墨爾本
不論是Eureka 89還是摩天輪,
才不是天天吃吃喝喝玩玩。
從高空眺望一次墨爾本,
能感受到這座城市不一樣的氣息。
現實中的留學生至少都是1-2年回國一趟。
步行15分鐘去學校上課。
對留學生貼標的事早該過去了。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