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BS普通話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原住民事務部長懷亞特(Ken Wyatt)、工黨領導人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及新州州長貝瑞吉克蓮都已表態,支持在慶祝原住民文化的NAIDOC原住民周修改國歌歌詞第一句。
這一修改會將澳大利亞國歌中的「我們年輕且自由」改為「我們團結且自由」,以反映出澳洲原住民文化歷史之悠久。
但更改國歌要經歷怎樣的程序,又會有多大的影響?
誰在呼籲修改國歌?
對部分澳大利亞人來說,這首忽視原住民歷史的國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爭議的來源。
在部分體育競賽中,一些運動員會拒絕跟唱以表示抗議。在上周的全國橄欖球聯賽起源州系列賽中,數名球員在奏國歌時保持了沉默。
AAP
在第二場比賽當天早晨,新州州長貝瑞吉克蓮表示「是時候」承認澳大利亞的歷史了。
「澳大利亞原住民們覺得國歌無法反映出他們的存在和歷史,我可以理解他們,」她告訴澳廣ABC說。
「如果我們能唱『我們團結且自由』,就可以承認我們作為一個大洲並不年輕。我們有人類居住的歷史長達數萬年。」
原住民事務部長懷亞特也在本周告訴NITV稱他將會支持這一變動。
「這樣能去除掉那種對『他者』的構建,我知道這一點已經讓我們不舒服很長一段時間了……我支持修改歌詞的建議,」懷亞特說。
阿爾巴尼斯同樣表達了對這一建議的支持,他在澳廣ABC的7.30節目上說這是「非常實用的建議」。
「這的確會產生一些震動。原住民們有著整個地球上最古老的連續文明,我們國家應該對此感到自豪,」他說。
修改國歌需要怎樣的程序?
即使成功,這也不會是澳大利亞第一次對國歌做出改動。
1984年,時任總理霍克(Bob Hawke)動用其行政權力,將國歌的第一句「澳大利亞的兒子們,讓我們歡笑吧」改為「所有澳大利亞人,讓我們歡笑吧」,因為原歌詞沒有提及女性。
這一變動是在一個叫做全國澳大利亞日理事會的組織的建議下做出的,當時這一理事會負責將四段國歌歌詞縮減至兩段。
「國歌認同」項目的發起人和主席、前任維州高等法院法官彼得·維克里(Peter Vickery)說,本次對國歌歌詞的修改也可以採用同樣的「簡單程序」,或者也有可能以法案的形式交給議會投票表決。
誰在反對?
過去,民意在這一問題上是分裂的。
目前的國歌《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於1878年由澳籍蘇格蘭裔作曲人彼得·多茲·麥考米克(Peter Dodds McCormick)創作。當時澳洲的國歌仍是《天佑女王》。
近一個世紀后的1974年,《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成為澳洲國歌,但兩年後的196年,新一屆政府恢復在部分場合演奏《天佑女王》。在1977年的一次全國意見調查后,《前進,美麗的澳大利亞》最終於1984年再次被採納為國歌。
AAP
國家党參議員卡納萬(Matt Canavan)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修改國歌的提議將會「不公平地玷污我們的祖先」,稱「我們的國家和民族不僅僅是今天活著的人」。
「我們有古老的文明,我們有數萬年的悠久歷史,但我們的國家很年輕,」他告訴九號台。
總理內閣部的一名發言人也說政府沒有修改國歌的計劃。
「政府沒有計劃對這一重要的國家象徵進行變動。但是,在社區中關於此類話題的辯論是值得慶祝的,因為這是一個健康的民主體制的一部分,」該部門在一份提供給SBS新聞的聲明中說。
改國歌對原住民和解有多大影響?
關於國歌的討論也激發出另一個問題:除了象徵意義以外,改變一個詞能有多大作用?
工党參議員麥卡錫(Malarndirri McCarthy)是具有洋尤瓦(Yanyuwa)血統的一名女性,她說修改國歌的提議是朝著更廣泛地有關包容原住民討論的「關鍵一步」。
「我希望我們能作為一個集體來對國歌進行思考,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國歌,」她告訴SBS新聞。
SBS News
瓦拉哲里(Wiradjuri)女性、工黨議員伯尼(Linda Burney)也說這一題意可以幫助開始修補裂痕。
「這意味著國歌將變成我們所有人都可以引以為傲的東西,」她告訴NITV。
「國歌是整個國家的歌曲——它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驕傲地唱出的一首歌。」
但具有滾乃(Gunnai)和貢迪茲馬雷(Gunditjmara)背景的綠黨參議員索普(Lidia Thorpe)告訴SBS新聞說「改一個詞」不會給原住民帶來真正的改變。
AAP
「原住民的權利在這個國家從來沒有被認真對待過,」她說。
「如果這個國家想要繼續前行並成熟起來,那麼這一最古老的存活至今的文化、澳洲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必須真正地成為這個國家的身份認同的一部分。」
你認為應該修改國歌歌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