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想聯手台、日、韓 打造「不含中國」的科技供應鏈

日經亞洲評論報導,總統拜登最快本月會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與、日本和南韓等國家合作,以加速打造生產晶元和其他具戰略意義產品的,降低對的依賴。

拜登將下令擬定國家供應鏈戰略,預料呼籲各界提供建議,讓其較不易受到災難或敵意國家制裁等事件的影響。這項措施將聚焦、電動、稀土金屬,以及醫療產品。由於全球晶元短缺,部分車廠產能閑置,這個問題的緊迫性升高。

國際關係會是重點,華府預計會在晶元生產上尋求台灣、日本和南韓的合作,在稀土上與在內的亞太結成夥伴關係。

美國計劃在重要產品的供應網路上與盟國共享消息並尋求互補生產,將考慮在緊急情況下快速共享這些品項的框架,也會討論如何確保庫存和備用產能。但合作夥伴可能被要求減少與中國的業務來往。

美國希望居全球半導體製造樞紐地位的台灣提高產出,但台積電等大廠已產能全開,短期內很難再增加供應。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美國近幾十年來在全球半導體製造產能的佔比急劇下滑,1990年為37%,現降為12%;台灣的22%高居排行榜首。在此同時,預估能因估計約為1000億美元的政府補助,2030年前達24%。

重要產品過度仰賴中國進口將造成國安風險。曾利用法規對貿易夥伴施壓,例如2010年與日本因釣魚台問題關係緊張時,曾禁止稀土出口日本。

重組供應鏈可能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尤其是在半導體領域。由於全球高端晶圓廠數量有限,這些公司能決定是否要追隨美國。這樣做將需要其他國家政府的理解與合作。

創建新的供應鏈對美國和日本企業而言,成本可能升高。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來源:世界日報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