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經濟緊密相連,中國拉閘限電,導致澳洲$25億羊毛產業蒙上陰影

近年來,雖然中澳兩國外交矛盾日益尖銳,但兩國的經貿關係和經濟命脈卻緊密相連,可謂是「牽一髮而動全身」……近日來,多省市因電力緊張而拉閘限電,導致全速運轉的紡織廠需求放緩,這也給$25億的羊毛產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據澳媒報道稱,作為價格基準的東方市場指標以澳元計算的價值,上周下跌2.3%,至每公斤$13.37澳元。中國方面因煤炭供應緊張、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和強勁的製造業需求共同導致了電力短缺,加之中國購買了澳洲90%的羊毛,澳洲羊毛市場的下行壓力預計將持續,以上問題也將持續存在。羊毛創新公司(AWI)表示,中國中小企業受到的打擊最大,因為準入減少,而大多數羊毛紡織廠都屬於這一類。

AWI首席執行官斯圖爾特?麥卡洛克表示,目前他已知的就已有一家大至少型鋼鐵廠減產40%。他說,雖然一些鋼鐵廠有良好的太陽能輔助設備,而這是在天氣較好且陽光充足的時候能派上用場,但使用條件和部分操作仍受限,如夜班操作。

牧民和牧場主協會副主席、Kojonup的羊毛種植者迪格比·斯特里奇稱,牧民們對此感到擔憂。「這是我們必須克服的另一個障礙。電力短缺正影響著鋼鐵廠的加工能力。農民們都在關注此事,但感到有些無能為力——我們只能祈禱他們能解決這個問題。」

同為Kojonup羊毛生產商的WAFarmers副總裁史蒂夫?麥圭爾表示,澳大利亞羊毛市場供需基本面處於平衡狀態,但其他問題繼續影響定價。最近,新冠疫情影響了全球對高質量羊毛服裝的需求,航運成本急劇上升,以及最近的電力危機。麥圭爾表示,羊毛市場持續波動的一個擔憂是,鑒於穀物和肉類價格高企,對土地使用的競爭頗具吸引力,更多農民可能會放棄美利奴羊。

根據鄉村銀行的數據,澳洲在2020/2021年出口了$25億澳元的羊毛,其中超過$21億澳元流向了中國,其中在同年的羊毛出口額為$5.12億澳元。

*以上內容轉載自at西澳,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