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趟澳洲,整個人都不好了…」紐西蘭和澳洲抗疫差別這麼大??

本周四,總理Jacinda Ardern到訪

飛機落地后直接前往總理府邸Kirribilli House,

與新任Albanese共進晚餐,

兩人還一起來冷風中欣賞了一把Vivid Sydney…

澳媒指出,

Ardern是第一位在本土會見新總理Albanese的政府首腦。

給媽媽們推薦個資源:7歲能讀完《哈利波特》,私校閱讀考試題卻不過關?只因為少了這種訓練!

紐西蘭總理剛來澳洲,

一位剛剛結束悉尼之旅的紐西蘭小哥卻發起了牢騷,

在對比新澳兩國的抗疫后,

總結出了這些感悟…

「我覺得我像一條戴著口罩的瘋狗,我憤怒了。」

紐西蘭小哥如是說:我白天的時候還在紐西蘭一直戴著口罩,

時刻保持社交距離,

6個小時后,就來到了

和30多個人一起緊緊擠在一家人滿為患的地下酒吧里。

我們緊挨著,都可以聞到彼此的氣息,

但是沒有一個人戴口罩,服務人員也不戴。

經歷了兩年的疫情生活,讓我覺得,

這並不是文化衝擊,

而是「Covid衝擊」。

這家熱鬧的酒吧提供葡萄酒、啤酒,

還可能提供Covid病毒,

一種導致全球超過?600 萬人死亡的病毒,

我沒敢喝酒,一直戴著口罩。

每次有人向我呼吸時,

都感覺Covid正通過我的眼球,進入體內,

所以我總是閉著眼睛。

一位男子看出了我的異常,他向我解釋說:「只有你生病,

或者家人感染了Covid,

才用戴口罩。」

這句話瞬間把我拉回2019年,

悉尼的時鐘,彷彿停留在了這一年。

來澳洲前,我在線上填了一張表,

在飛機上有人提了一嘴防疫安全,

機場沒有Covid檢查,

旅客被要求直接去酒店自我隔離,

然後看RAT測試是否是陰性。

以上就是全部的Covid預防措施了。

而且給我辦理入住的酒店工作人員沒有戴口罩,

這是我兩年多以來,第一次見到工作人員的全臉。

不止是酒店,

在澳洲的商場、餐廳、電影院等公共場所,

戴口罩的人寥寥無幾。

儘管交通工具上有口罩要求,

但大多數人直接忽略。

那天,我懷著好奇心問了非常多的人,

你們為什麼不戴口罩?

我得到的答案幾乎統一是:我們感染過了,

這件事翻篇了,

就連很多老年人也是這樣認為的。

雖然這個結論聽起來太過簡單了,

因為眾所周知,即使感染過Covid的人,也可能再次感染。

據我了解,澳洲因Covid去世的人數高達8861例【:25.69 million (2020年)】,

紐西蘭有1240例【紐西蘭人口:5.084 million (2020)】,

依然有成千上萬的人,面臨Covid的威脅。

但轉念間,我似乎有點理解了,

既然感染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

為什麼要拖延不可避免的事情呢?

尤其是一些人還認為,

如果一定會感染病毒,

最好在新冠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產生的免疫力減退之前。

那天晚上,我在酒店做出了一個大胆的決定,

我要採用悉尼的生活方式。

我知道這個決定並不適用於每個人,

我才30出頭,患有重度哮喘,

但我已經想好了,

如果我感染Covid,那就隨它去吧。

接下來的十天,發生了很多值得紀念的事情,

我完全忘記了Covid,

這是兩年多來,第一次擺脫Covid的支配。

我去了Vivid音樂節,與數萬人擠在狹小的空間里,

我每天都在外面吃飯,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

一共去了30多家餐廳,每家店都擠滿了人,

這讓我感覺相當自由。

儘管是這樣,病毒也沒有感染我(據我所知)。

然而等我準備回到紐西蘭的時候,

一切又變回去了,

我又被送回到一個

被Covid統治的地方。

在上飛機前,我必須做一個測試,

但是我住在悉尼外的一個小鎮上,找不到做測試的地方,

我在悉尼的最後一天,都浪費在找地方做測試。

回紐西蘭要做過於官僚主義的7項旅行申報,

我感覺這沒有意義。

反正進入紐西蘭后,要做RAT測試,

第5天的時候還要做第二次,這樣應該就能篩查出大部分病例了。

儘管紐西蘭的防疫措施嚴格,

但人均感染率也不低,甚至可以說感染風險很大。

我習慣了方式,

回紐西蘭后還不太適應,

以至於我有兩次去超市的時候,都忘了戴口罩。

Covid限制的關鍵之處,是對不同的人都要實行完全限制嗎?

我的感染風險與80歲患有肺病的老人,是否相同?

紐西蘭前總理John Phillip Key曾在Delta病毒傳播期說過,

紐西蘭是一個「隱士王國」,

意思是自我封閉,不諳世事。

當時我認為措施沒有問題,我們得到了保護,我很感激。

但如今,我覺得John Phillip Key對紐西蘭的批評也很正確,

解封的生活並不可怕,

更多人需要到海外看看,

才能明白Covid之外,

還有生活。

回到紐西蘭,

我像回到了一個充滿不必要制度的國度,

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回歸正常生活了,

我們也應該這樣做。

這篇文章發出后,很快在全網引發熱議。

有網友表示:「隱士或許有更多含義,但戴口罩可不是其中之一。」

還有網友稱:「寫下評論時,我人在美國,

這裏也沒有人戴口罩,也沒人在乎你是否戴口罩,

我感覺這裏很自由。」

也有網友提出了不同意見:「你享受的美好時光可能要犧牲很多紐西蘭同胞,

由於新冠,我失去了一個朋友,我的觀點和你不一樣。」

但有網友反駁道:「如果你沒有生病,你不戴口罩會傳播什麼呢?」

不得不說,每個國家的抗疫都有不同,

但澳洲不是最早,也是次早選擇開放的國家。

也許紐西蘭與澳洲太近了,但抗疫的進程卻大有不同,

這可能是讓紐西蘭小哥產生落差的原因吧!

*以上內容轉載自媽媽幫,指點山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