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漲價?天然氣短缺進一步惡化,監管機構建議限制出口!澳總理安東尼:「我支持『一個中國』政策。」

消費者監管機構警告說,天然氣供應危機將進一步惡化,消費者或面臨進一步的價格上漲。

澳洲競爭和消費者委員會(ACCC)8月1日發布的天然氣中期報告預測,天然氣市場在2023年將面臨56PJ(拍焦耳)的供應短缺,這是自2017年以來最大的預計供應短缺,相當於國內需求的10%。

報告稱,56PJ的供應短缺意味著澳洲的能源安全將面臨巨大風險。

報告說,「與2022年的預測相比,這一短缺情況明顯惡化,2023年的(天然氣供應)前景比澳洲能源市場運營中心(AEMO)的預測要暗淡。這可能會給價格帶來進一步的上升壓力,並導致一些製造商關閉業務。」

去年同期,ACCC的天然氣中期報告預測2022年可能面臨2PJ的缺口。

ACCC呼籲,天然氣出口企業必須將天然氣轉入國內市場,以避免短缺。

澳洲東海岸生產的大部分天然氣也是由液化天然氣出口商生產。

ACCC主席戈特利布(Gina Cass-Gottlieb)說,「天然氣出口商越來越多地將其大部分過剩的天然氣轉移到海外現貨市場,近年來有高達70%的過剩量流向海外。」

「如果天然氣出口商將其多餘的天然氣全部提供給海外市場,那麼東海岸天然氣市場將面臨56PJ的供應缺口。」

她呼籲,政府應採取干預行動,鼓勵天然氣出口商立即增加對國內市場的供應。

「我們最新的天然氣報告發現,東海岸天然氣市場的前景已經大大惡化了。為了保護東海岸的能源安全,我們建議資源部長啟動澳洲國內天然氣安全機制(ADGSM)。」她說。

在天然氣短缺的情況下,家庭或面臨天然氣價格的進一步上漲。ACCC表示,澳洲和海外市場的天然氣現貨價格上漲可能會對「未來的合同價格產生影響」,因為,天然氣供應商會抬高成本。

然而,澳洲石油生產和勘探協會(APPEA)表示,ACCC的報告顯示,明年有167PJ的未簽約天然氣可供應給國內市場。

APPEA代理首席執行官德懷爾(Damian Dwyer)在8月1日的一份聲明中說:「這167PJ的未簽約天然氣足以確保不出現天然氣的短缺。」

他說:「天然氣客戶可以放心,明年的供應將是充足的。」

他還強調說,「從來沒有出現實際的天然氣短缺,明年也不會有;這是ACCC發出的信號,需要採取行動,行業也將採取行動。」

ACCC將於2023年1月發布下一份天然氣中期報告。

據悉,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之一。媒體指出,澳大利亞政府呼籲液化天然氣出口商優先滿足國內需求,這不太可能對全球供應或價格產生重大影響。預計澳大利亞東部明年的缺口相當於大約14批液化天然氣,而僅在6月份,澳大利亞的終端發貨量超過100批。

儘管澳大利亞是全球最大的煤炭和天然氣出口國之一,但該國今年仍在努力應對電力供應緊張的問題。

冬季開始時的寒流、老化的發電廠故障以及俄烏衝突引發的全球價格高企,都導致了需求的激增和供應的短缺。

據澳大利亞SBS新聞網報道,今年新上台的澳大利亞·阿爾巴內塞,近日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表示,他支持「一個」政策。

SBS稱,當時CNN的主播在專訪阿爾巴內塞時提問說,美國中情局的局長威廉·伯恩斯警告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意味著北京「武統」已經不再是「會不會」的問題了,而是「會以何種形式在何時發生」的問題。

然後,CNN的主播問阿爾巴內塞,如果北京「出兵」台灣,澳大利亞會出兵防衛台灣嗎?

對此,這位澳大利亞總理給出的回應是:我們不會去談論這些假設。

「澳大利亞支持一個中國的政策」,阿爾巴內塞說,「但在台灣問題上,我們也支持維持現狀」。

他還表示誇大台海潛在的衝突對和平和安全沒有好處。

另外,當CNN的主播問阿爾巴內塞如何看待中國「最近在該地區秀軍事肌肉」的做法時,後者表示澳大利亞希望與中國搞好關係並儘可能的開展合作,但澳大利亞也會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以上內容轉載自澳中第一日訊,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