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肖致琴,山西太原人,今年59歲。7年前,我開始邊打工邊旅行,先是去悉尼、墨爾本、黃金海岸,轉了澳洲、紐西蘭整整一圈,還用打工的錢,去了土耳其、萬那杜、巴布亞紐幾內亞。半年前,我還跑到歐洲旅行了兩個月,去了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等等七個國家。
年輕時,我特別羡慕歐美人,背起背包就能在全世界自由地行走。想不到退休后,五十多歲的我也拉起了行李箱,過起了邊打工邊旅行的生活。
我出生於六十年代,那個年代不僅物質匱乏,吃不飽飯,更遑論旅行看景了。我很多同學,長到二十歲都沒有看過火車的影子。相對來說,我的童年很幸福,家裡就我一個孩子,父親工資比較高。經常一到周末,父親下班回來,給我兜里揣個大蘋果,換上小紅皮鞋,在院里小夥伴羡慕的目光中,帶我去劇院看戲了。
爺爺奶奶在河北鄉下,我和媽媽幾乎每隔兩年都要坐火車回老家,是那種綠皮火車。每次都在北京轉車,五十年過去了,我還能想起來,第一次去北京站的情景。北京站寬大的候車廳、特產櫃檯的糕點、火車窗外的風景,這些都讓當時幼小的我新奇、興奮,盼望著每一次的回鄉行。
因為個子高,我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就入選了校籃球隊。我們校隊很出名,比賽成績好,經費充裕。一到假期,我們都要去外地參加比賽,石家莊、陽泉、運城、候馬都去過,這些經歷也讓我積累了一些旅行經驗。
我第一次獨自旅行,是15歲獨自回鄉下老家,下火車上了長途大巴,還坐過了站。當時天快黑了,暮色沉沉,我看到一位老農趕著一輛吱吱呀呀的老牛車,跟我一個方向,就跳上去,讓人家捎了一段腳。路兩旁都是一人多高的玉米地,路上就我們一輛車,那個年代,民風淳樸,什麼都沒有多想,不知道害怕。
返程時又在北京轉車,凌晨不到五點就跑到故宮。故宮門口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跟我搭訕。一開始我很老實,他問什麼我答什麼。後來說什麼他是電影院的,搞得自己像選演員似的。我找了個借口,擺脫了他。
除了上課、籃球訓練,我平常喜歡獨來獨往。因為玩什麼遊戲我都很笨,大家也就不怎麼帶我一起玩。我就找一切能找到的書,當時書很難找,每找到一本都如獲至寶。
小學的時候看《水滸》、《鐵道游擊隊》,後來看《三個火槍手》、《簡愛》、《巴黎聖母院》。古堡、教堂、海明威待過的咖啡館、酒吧、時尚的巴黎,我腦子裡無數遍想象它們的樣子,對世界的好奇,就是從這些小說的細節開始的。我自己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但又覺得不可能。
成年以後的生活,波折一個接一個。母親不慎摔了一跤,半身不遂,癱瘓在床。我一邊準備高考,一邊照顧母親。十九歲那年,母親早逝,我也高考失利。婚姻中又遇人不淑,26歲那年離異,帶著2歲的女兒,幾乎凈身出戶。兩年後,通過相親,和我現在的老公相識、結婚。
普通再婚家庭,都有經濟上天然的弱勢,人家夫妻兩個撫養一個小孩子,而我們是別人的雙倍,老公帶著一個兒子,我帶著一個女兒。他做行政工作,我在一家企業做三級賬,當一個會計。從事著一份自己不喜歡,更不擅長的工作,能加薪升職才是怪事呢,收入多年沒有什麼起色。
經濟上很拮据,家庭里的快樂和幸福卻一點不少。老公對女兒很好,不是親生勝似親生。但不幸又一次發生,在我30歲那年的三八婦女節,我騎自行車送女兒去幼兒園,一輛摩托車迎面撞來,我猝不及防倒在地上,頭上血流如注,女兒倒無大礙,我一下在家休養了半年。1996年,雪上加霜,我下崗了,沒有一分收入,只能去打零工。
我怎麼覺得那個年代,一個女人的不幸,我全攤上了呢?人一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周圍的環境,也有意無意給我強烈的心理暗示,一個女人做了母親,一輩子就這樣了。
我喜歡文字,但卻從事了最不擅長的數字工作,三十多歲想換個工作,想也別想,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愛情、工作、個人小眾愛好,都非常受年齡限制。外界給我灌輸這種觀念,不知不覺自己也接受了。那樣的情況下,想環遊世界,就像鏡中月,水中花,就連環遊一個省,都是奢望。
轉機發生在2004年,女兒高一,女兒的生父做生意,我就有了讓他先出錢送女兒到澳洲留學的念頭,想著之後掙到錢再還給他。前期一切都很順利,後來女兒生父反悔了。
我面臨著此生最艱難的決定,最大的壓力:送?不送?閨蜜打電話勸我:孩子學習那麼好,能上國內排名前十的大學,況且你又不是有錢人,未知的風險太大。怕你一念之間,孩子一輩子的前途,一家人的生活,全受影響,你考慮清楚了?
我心裏滾過了驚濤駭浪,有過一剎那的猶豫,轉頭碰到孩子堅定的目光:媽媽,你相信我,我能吃任何苦,我們不需要靠別人。我小時候就期盼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自己沒條件去不了,也要讓孩子去看看。
我下崗了,只能咬咬牙,抵押房子貸出款來,所有人都反對這個決定,但孩子很堅定、很爭氣。到澳洲后,她兩個月學完了半年的語言課程,三年半完成了五年的學業,大二時就開小披薩店創業,畢業定居。她定居后,2010年,我也決定去澳洲陪女兒生活。
到澳洲的第二天女兒領著我,教我怎麼坐當地的火車。因為有經濟壓力,我到澳洲第三天,就坐車去找工作。澳洲報紙上有很多招聘廣告,女兒幫我選了中醫按摩店。澳洲的按摩店都被華人壟斷了,按摩店的老闆是個帥小伙,西裝筆挺,頭髮一絲不亂。
他第一眼見我,完全沒問多大年齡。和在國內面試天壤之別,國內招聘廣告,基本都標註35歲以下,而在澳洲,就是現在,店裡六十多歲的員工比比皆是。他只對我的家鄉感興趣,一直追問到市下面具體的區。原來,我們倆在國內的家不僅同省同市,還在一個區,就只隔了一條馬路。
這種店有實習期,差不多二十多天。正式出徒以後才排班,收入實行提成制,和老闆五五分成,一天怎麼也有100澳幣的收入。當時的匯率是一比七,所以一天能有七百人民幣的收入。
剛去時,我英語只能聽懂一點點,就是中學的幾百個單詞基礎。但好在老闆都是中國人,實在聽不懂客人的話,老闆或店長都會給你翻譯。澳洲的中醫按摩店就是這樣的,正規的都開在大型超市裡,工資是提成制的。
當我實習期結束,學會按摩后,拿到第一周的工資,就是四千人民幣,我很激動。這份不起眼的體力工,讓我突發奇想:這樣的按摩店在澳洲遍地開花,因為是比較重的體力活,很缺人,所以很容易找工作,那我就可以邊打工邊旅行。
到一個城市,找份工作安頓下來,待幾個月,不上班的時間,就好好玩,大街小巷逛,然後再換一個城市,是工作也是旅行。我環遊世界的夢想又被喚醒了。
我認為,人們長大以後,所熱愛、擅長的事,都能在小時候的經歷中找到密碼,至少我是這樣。我從小看著個性孤僻,獨來獨往,但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而且從小就有了豐富的出門經驗,體力好,是學校體育隊的主力。
老公是第一個反對的:你異想天開呢!這個歲數的女人,在一個語言也不通的國家,你就知道一定能找到工作?找不到,睡大馬路呀?
不過,從有這個想法,到真正實施,過去了四年,倒不是因為老公反對,而是中間有好多事纏身。我一開始要參加澳洲的英語學習班學英語,後來父親病重住院,我又回國在醫院陪侍了五個月,直到父親彌留之際。父親在的時候,為了照顧父親,我做事情總是畏手畏腳的。
回來澳洲后,不自量力嘗試自己開按摩店創業,四個月就以失敗告終。還有外孫小、女兒工作忙,需要我帶孩子,總之,有種種走不開的理由。
都說,人要為自己活。哪有那麼容易!
後來外孫上了小學。終於終於,2015年10月5日,女兒幫我訂好機票,我擺脫開生活的困擾,下決心要去墨爾本打工旅行了!晚上,在澳大利亞珀斯的高層餐廳,女兒和外孫給我餞行。女兒說:媽媽,有夢想就去做吧,經濟上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
那時候來澳洲的父母,大部分會幫子女分擔一些家務。澳洲人工很貴,一般人請不起保姆,有老人幫忙帶孩子、做飯、打掃家,自己的生活會舒服滋潤得多。女兒工作也非常忙,還要照顧七八歲的孩子生活起居、學業。但她寧願自己辛苦點,也想我有自由自在之身。
她小時候,我盡全力撫養她,讓她最好的年紀,出來看看這個世界。到我退休時,她也鼓勵我去實現自己的夢想,寧願自己辛苦點,也想我有自由自在之身,去做年輕時想做卻沒有機會做的事。
從這點來說,我們母女是絕配,彼此成就的關係。而且,五十多歲,應該是人生最好的年齡了吧?退休了,社會責任也盡到了。兒女成家,是時候想想自己了。當時我老公在國內,他還是不贊成我這種做法,但我自己覺得一定行得通,就這樣獨自一人出發了。
晚上的航班,十點半從珀斯直飛墨爾本。我隨身帶了1500澳幣,從書店買了一份墨爾本當地報紙,上面有出租廣告,我就抄了一個地址,用電話和房主聯繫好了。
因為三個小時的時差,感覺在飛機上只打了個盹兒,就到了墨爾本。等我拖著大行李找到那個地址時,才知道只是間陽台隔離出來的房間,風呼呼地從窗縫中刮進來。我一點也不喜歡,用手機上網重新找了家出租房,像一陣風一樣坐火車從墨爾本東南刮到西北,墨爾本南十字星火車站清冷寂寥。
下了車,要走半個小時,我拖著行李,在大太陽下,真是又困,又熱,又餓,身體快虛脫了!這一家讓我眼前一亮,房間寬敞明亮,我都準備租了。但是簽合同的時候,我卻犯難了,如果離開的話,他們要求提前半年告知,這太苛刻了,我肯定不能租。
這家人還不錯,讓我免費住一晚上,早晨五點他們上班,開車把我送到火車站。那天晚上,我睡到三點就跳起來,整理行李。兩天就睡了三個小時,體力嚴重超支,頭暈沉沉的,真的是對身體和心理極大的考驗。所以人們都說,萬事開頭難。
從前面那家人家出來后,我在市中心找到一家青旅,交了一周的房費,一周一百,還不要押金。有了充裕的時間,我到了當地的購物中心,果然有按摩店,店長試一下我的手法,過關了,就開始上班。工作和住房都穩定下來,度過了最難的開頭,從此,我開始了邊打工邊旅行的人生。
我那時一般工作四天,每周收入大約四百多澳幣,生活費兩百多就夠了。休息日,我就在市中心隨心所欲閑逛。州立圖書館很有趣,拍張照片;有特色的咖啡館,累了就進去喝杯咖啡。就這樣邊打工邊旅行,四個月後,我離開墨爾本,坐了12小時的火車,到達悉尼。在悉尼兩個月後,又飛到紐西蘭的奧克蘭。
有了墨爾本的教訓,後來,我常用的做法是:到一個陌生的城市,下飛機后,先到青旅住下。原因有兩個,青旅一般位於市中心繁華地段,便於你很快熟悉當地情況,如租房、應聘工作。第二個,青旅只收床位費,還能自己做飯,便宜,開銷小,沒什麼壓力。
一般一周內都能找到工作,然後在工作場所附近租房。每周工作四天,收入足夠交房租、吃飯、交通,還有一點點富餘。另外三天,就從坐當地的公交開始,探索這個城市。
我在奧克蘭的出租屋。
有人跟我說,讓我一定要去紐西蘭南島,因為南島是紐西蘭的靈魂。我就辭職退房,買了飛南島基督城的機票。
基督城待了三天,就到了皇后鎮,這個戶外冒險的天堂。到這裏,我只有一個心愿,想以五十多歲的年齡,參加一次高空跳傘,自由地飛翔一次,像鳥兒一樣俯瞰山河湖海。
跳的那天,我非常緊張,眼睛不敢往飛機下面看,教練幫我綁好裝備。我一寸寸往艙門挪,真是寸寸驚心。終於跳下去了,感覺身體打了個滾,那一分鐘自由落體和想象中的自由落體完全不一樣,我像是在水面漂浮著,只是耳朵生疼。終於身體突然被什麼拉直了,降落傘打開了,我的小命保住了!我成功了!
在跳傘的我。
回到青旅,那時正是滑雪節,真熱鬧,我卻感到孤獨,忽然想家了!就買了回太原的機票。回家第二天,老公讓我陪他去心血管醫院檢查。人家說他血管堵塞,當下辦了住院手續,放了四根支架。
陪了他幾個月,我們準備一起回到澳洲。我不想回到女兒身邊,過那種養養花種種菜的退休生活,我還想過邊打工邊旅遊的日子,它讓人上癮。可是老公剛做了手術,從一開始他就不贊成我這種生活方式。
但經過我一年多的真實經歷,證明是可行的。而且我告訴他,我知道墨爾本有個莊園,莊園里有大片的草坪,湖泊,花園,三十多間度假屋,員工包吃住。我工作他可以療養。他一直擔心居無定所,四處漂泊,聽我這樣一說,也放心了。
我在墨爾本夢幻莊園打工時住的房間。
2016年11月,我們一起飛墨爾本,萬萬沒想到,幹了不到三天,我就辭職了,那時的莊園和我之前打工時大不一樣,工作量猛增。我們到的當天,就有三個旅遊團,廚房雜物很多,工作和我原先想的有很大出入。
我又累又失望,第三天就衝動地向老闆提出辭職。其實老闆人非常不錯,對員工慷慨又和氣,莊園景色恰如其名,非常夢幻。只是工作和原本想的不一樣,然後我眼睜睜看著自己一手造成的無法收拾的攤子。
那時已經下午了,離開莊園,我們都不知道晚上睡在哪裡?回到市區,快八點了,我們拉著手在市區逛,急著找住宿。兩人歲數加起來有120歲了,夕陽收起了它最後一抹餘輝,我們就這樣在墨爾本街頭流浪著。當時非常焦慮,但過後回想起來,卻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浪漫經歷。
找到酒店以後,我很累,卻睡不著。我在報紙最角落發現一則按摩店招聘廣告,地點在墨爾本東南小鎮,英文名叫leongatha,包住宿。完美!它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和老闆約好時間,一塊大石頭落地。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店很小,只有我一個員工,一周工作五天,不忙,掙得也不多,但足夠我倆開銷。
老闆家的院子很大,老公早晨鍛煉,回來做早飯,然後我去上班。他玩玩手機,或者在院里弄弄花,種點菜,中午給我做好熱騰騰的飯菜送到店裡,他就回去午休了。到五點我就下班,我們一起出來在小鎮散散步,後來還每人辦了一張游泳卡,每天游泳。日子過得充實而健康。
後來我們還買了輛二手車,每天下班我就練車,前後一共參加了六次路考才拿到駕照,太不容易了!以前我是一個做什麼都很容易放棄的人,考個會計師職稱,一次沒過就再也沒信心了。
駕照這麼難考,硬是堅持下來,是旅行改變了我。從此我和老公每周都開車出去玩,去國家公園徒步,酒庄品酒,海灘抓蛤蜊。每次都能抓滿滿兩小桶,回家簡單一做就很美味。
感覺年輕時從來沒有玩得這樣爽,過得這樣自在。我的工資存夠差不多三四千澳幣,我們又報了游輪游,去了巴布亞紐幾內亞、萬那杜、新阿美尼亞等等幾個國家。
都說巴布亞紐幾內亞治安不好,我們在市集買了最新鮮的螃蟹,碰到一個華人廚師,帶我們去他的飯店,幾分種就烹好端上桌了。我們嘗一口,美味!又看一眼門口把守的保安,這輩子從來沒有吃個飯,門口還有人站崗的經歷,感覺很特別。
見網上說,這個國家的治安不好到什麼程度呢,它的失業率90%,幾十年前還有食人族的存在,回遊輪的路上,我心裏一直惴惴不安,就怕突然衝出個人搶過你的包就跑。可是遇到的每一個巴布亞紐幾內亞人,露出白白的牙齒,對著你是那麼燦爛溫暖的笑容,原來旅行也是清除偏見的最有效的方子。
十幾天游輪旅行結束又回到小鎮。旅行久了,你會像一個藝術家,特別有靈感,任何一個小細節都會啟發你。我就在一個小鎮的廣告欄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雕刻藝術家,按照地址,我找過去。
院里都是他的作品。池塘邊幾欲亂真的鱷魚,還有一尊石刻,一位女士一半風華正茂,一半垂垂老矣。他給我講他的藝術構思,說,女人腦後都長著眼睛的。我哈哈笑。我對他一輛黃色老爺車很感興趣,他說,那我們去兜一圈吧。拉風的老爺車呼呼地在鄉間公路上疾駛起來。
這樣的旅行,是不是挺有趣呢?尤其是在我們這樣的年齡,英語不好,只能說一些簡單的句子甚至單詞。人們總有一個誤區,說不好英語,就沒勇氣跨出國門一步。其實旅行中語言並不是最大的障礙,用簡單的單詞,翻譯軟體,肢體語言,向人求助等等,都可以解決旅行中的大部分問題。
連一向反對我的老公都說,一起在墨爾本的這一年多,是我們結婚以來,過得最好的一段日子。後來老公回國一段時間,我一個人又去土耳其旅行了一個月,熱氣球、滑翔傘、騎馬都很好玩,性價比非常高。
就這樣,一直到疫情前的2019年,四年時間,我一直在路上,走了六個國家,一分積蓄沒花。
疫情時,澳洲國境封著,州邊境封著,哪也去不了。一直到第二年,也就是2021年的5月,我從悉尼送老公回國,一個人又開始打工旅行,沒幾天就被封在悉尼。
閑下來時, 我上網,發現一家極好的換宿,在藍山腳下,整個別墅是維多利亞風格的。所謂換宿,就是你用你的勞動,換取免費的食宿,是一種比打工旅行更經濟,更能接觸當地人,更有趣的旅行方式。
我發郵件聯繫了主家,他們竟然接受了我的換宿請求。房間里非常舒服,而我只需要平均每天付出一個多小時的勞動,就可以免費享用。勞動包括什麼呢?周一上午清理淋浴間的衛生,三個小時。周三花園勞動,周五做廚房的衛生,別的時間,都是自由的。
悉尼解封后,我又和閨蜜自駕從悉尼經堪培拉又到墨爾本。她回去后,我一個人到南澳、塔斯馬尼亞,環遊澳洲終於在此畫上了一個圓圈。
這時候,英國開放國境。我對女兒說:幫我訂張去倫敦的機票吧!她嚇住了,倫敦疫情那麼嚴重,萬一感染,可能呼吸機都沒有。我說,那我也認。春節前夕,我從澳洲飛倫敦,連待機時間,用了41個小時,還作廢了一張機票。
兩個月的歐洲行,我用打工攢的錢去了七個國家,十六個城市。在康河泛舟,感受高迪建築的曲線之美,在世界頂級歌劇院用最便宜的票價看一場歌劇演出。
布達佩斯的紐約咖啡館,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咖啡館之一。
我在歐洲大陸最西端,陸止於此,海始於斯。
我喜歡現在這種從來不給年齡設限的環境。當我說,我很想學風箏衝浪,可惜,我五十多了,沒機會了。在這裏,聽到這話的每一個人都會很驚訝,你怎麼這樣想?你還很年輕,可以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是的,四十歲、五十歲,你不喜歡現在的工作了,大可以背起書包,去職業學校學一個新的技能,從頭開始。
這些年,我終於做了自己此生最想做的事,心裏的滿足無以言說。一個人一生中,總要有一件事,是你真心熱愛的,不惜花盡最後一分錢,甘願冒著不可控的風險。
不過,我之前以為自己會一直在路上,但其實每年兩個月的旅行才是最合適我的。我現在的目標是,邊打工邊環遊世界,到七十歲前,旅行到100個國家。
*本文由肖致琴
口述整理而成,文中照片除特殊註明外均由肖致琴本人提供。
*以上內容轉載自自PAI,YOYO丫米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