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家英中合作研究中心將關閉 倫敦為中英合作划底線?

帝國理工

軍情五處處長和聯邦調查局局長,今年七月一同發出警告,指中國正以所有可用手段竊取西方技術。英國傳媒最新報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兩個由航天和國防企業資助的研究中心,將於年底前關閉,原因是英國拒絕發出許可證。有分析認為,正為英中合作劃下界線。

英國《衛報》周日(11日)獨家報道,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已經證實,將於今年年底前關閉兩個和航天和國防成立的研究中心。兩個中心,分別獲得中國國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AVIC),以及中國國企「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資助。前者獲資助600萬英鎊,研究尖端航空物料;後者則獲投資450萬英鎊,研究高性能電池、噴射機零件和抗衝擊飛機擋風玻璃。

英政府拒批許可證 英中合作研究中心關停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還確認,關閉兩個研究中心,是因為負責監督英國敏感研究合作的「出口管制聯合部門」 (ECJU),拒絕了兩個研究中心的許可證申請。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一位發言人向《衛報》表示,學院一直和政府部門密切合作,履行對英國的承諾。 「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是公開的,定期發表在業內領先的國際期刊上,我們並沒有進行機密研究。 所有合作關係都經徹底審查,並作定期審視。我們和相關政府部門定期密切合作,以符合我們對英國國家安全的承諾。」

兩家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過去一直強調,它們的目標是提升民用航空科技。然而一直有輿論認為,它們的研究同時助長了中國發展軍事野心。

中航工業與英國大學合作項目說明(網路截圖)

學者:為英中合作設限

英國智庫亨利·傑克遜協會 (Henry Jackson Society)傳訊主任山姆‧阿姆斯特朗(Sam Armstrong)向《衛報》分析,這個決定顯示英國政府認為,繼續容許這類英中合作,將助長中國的軍事發展,構成英國國安威脅。 「政府向大學發放清晰訊號,大環境已經改變,這些合作以後不會再有了。」

英國皇家國防安全聯合軍種研究所(RUSI)中國專家彭朝思(Charles Parton)就認為,英國政府正試圖為英中可以合作的範圍設定界限,又認為英中應該合作,但並不包括軍事層面,以及可能引起人權爭議的領域。

以「軍民兩用」為包裝?

2019年,戰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ASPI)曾發表報告,列舉全球16個和中國國防企業合作成立的大學研究中心,當中有10個中心在英國,合作方包括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等,也包括上述兩個即將關閉的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研究中心。而名單上的部分合作項目,更是和中國超音速導彈項目的科學家合作。

當時負責撰寫報告的戰略政策研究所分析員(Alex Joske)就曾經在《衛報》訪問中分析,部分研究項目經常以「軍民兩用」作為包裝,但他質疑外國大學和中國國防企業合作,很難讓人信服不會危及英國國家安全。 「如果你正在與中國導彈製造商這樣的企業合作,你真的不需要去分是軍用還是民用。部分大學與中國進行的合作,幾乎可以肯定對國家安全有害,我認為納稅人不會贊同這樣的事情。」

而除了上述兩個研究中心外,過去3年間,有5個同類型合作項目也已經悄悄終止。宏觀而言,英中關係近年受香港和新疆問題影響。而今年七月,英國軍情五處處長和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更一同發出警告,呼籲英美學界警惕中國竊取西方科技的間諜行為。

記者:呂熙    責編:網編:洪偉

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就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來源:RFA,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