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房貸升物價漲,不少朋友如今都在謀出路。
最近有澳大利亞礦業公司到紐西蘭出高薪挖人去當「礦工」,年薪居然高達30萬澳幣。
澳企30萬年薪挖人,「是在紐西蘭的三倍」
最近,一家澳大利亞礦業公司的CEO登上了紐西蘭本地媒體,公開喊話邀請紐西蘭人跳槽,還表示薪酬相當優厚。
「我們開價很高,而且激勵措施十分驚人,至少會是紐西蘭本地(薪酬)的兩倍,有時候還會是三倍。」
首席執行官Mike Grey在節目上說,目前正在招募的職位中,最高年薪將會達到30萬。
據澳大利亞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澳洲全職員工的平均年薪為9萬澳幣,礦業從業者的平均年薪為13.8萬澳幣,位列所有職業榜首,比第二位的IT從業者(11.3萬澳幣)還要高出一大截。
下面是他們最近發布的招聘薪資:起重機操作員薪酬為14萬至20萬澳幣不等(15.2萬~21.6萬紐幣);
電工、鉚工的薪酬為14萬至18萬不等;
建築主管薪酬18萬到30萬不等。
工資高低取決於經驗多少,員工還能享受例如澳洲養老金等其他福利。
而且考慮到紐西蘭人可能會在離開家人方面有顧慮,公司還允許他們採用一種叫FIFO(fly in fly out),也就是「飛進飛出」的工作方式——四周時間飛到澳洲礦區工作,兩周回紐西蘭休息。
Grey說,大多數工種每年的工作時間只有半年,而且基本都是集中在上半年。
Grey說:「我剛從但尼丁雇了一名有30年工齡的新員工,他在紐西蘭每年賺10.5萬紐幣,但來了澳洲之後工資翻了三倍。」
那麼問題來了,工資待遇這麼好的「礦工」工作,到底需要幹什麼,為何沒有澳洲本地人去做呢?
「Fly In Fly Out」,華人女孩礦場上的十年
Kiki Huang是住在西澳的一位華人小姐姐,在城市時,她和所有精緻愛美的女生一樣,喜歡逛街看展做運動。
沒錯,她是一位在礦區工作的測繪員(surveyor)。
「上班的時候是見不到家人的,只能和礦上的同事一起生活。而且一班就是12個小時,和在城市的工作還是很不一樣。」
雖然苦是真的苦,但這行賺得確實多——當年她畢業時,公司給出的年薪就已經是10萬+澳幣了,同期的會計畢業生可能只有6萬+。
於是從畢業起,Kiki就一直在這個行當里打滾,一直到了今天。
礦區距離城市十分遠,往往需要搭飛機才能進出,Kiki是一名FIFO族。
在荒漠一般的工作場所里,Kiki仍然會像上面的照片一樣,保持城市生活里的精緻妝容……
才怪!!!
在礦上的她其實是這樣……
上班時,鞋上手上衣服上基本都是砂石塵埃,要是擦個汗,臉上也就全是灰了。
除了下礦井,礦工們也需要在室外的烈日下作業。
她說,「灰頭土臉」才是自己工作時的真正日常。
礦工不只是「拿鋤頭」
在不少人觀念里,提到「採礦」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拿著鋤頭不斷挖,但實際上目前的礦業已經相當現代化,礦工也能夠細分成許多不同工種。
例如Kiki本身是在科廷大學念的地質測繪學專業,她的工作就是給礦區做勘探和測繪。
有華人從業者介紹,他工作的礦區包括行政後勤、工程部門、工人等加起來,大概有兩三百號人,而像他那樣的工程師職位大概只有兩三個人。
他說自己是念完國內大學地質學的本科后,才到澳洲學的採礦,採礦工程師畢業后便進入礦場,在一線工作了一年半,才調回辦公室從事技術類的工作。
技術類的採礦相關專業在當地十分吃香,接下來他還能考經理證,也就是俗稱的「礦長證」。
Kiki說:「要是員工做得不開心,別的公司只要出高一點點的價格,人可能就馬上辭職跳槽了。」
以Kiki和她的洋人搭檔為例,他們是一個崗位兩個人「back to back」的關係,通常來說都是她上8天,他上8天。
近段時間Kiki先後感染了兩次新冠,不能上班期間都是同事一個人頂著。
但這工作本來強度就高,一來二去同事也熬不住了,最終只能請外包工作人員在那段時期暫時頂上了。
而隨著澳新兩國邊境管制放寬,越來越多紐西蘭人前往澳洲找工作。
「我聽很多紐西蘭同事都在說,紐西蘭很難生活,錢賺得少,房價又高。」
霸凌性騷文化一度盛行,「玻璃心生存不下去」
雖然礦業從業者薪酬十分豐厚,但卻可能不是適合所有人的的理想職業。
而且一旦工作稍有閃失,就可能會導致公司幾百萬的損失,犯錯的從業者也可能會瞬間失業。
另一方面,Grey在發布招聘信息時還特彆強調:澳大利亞的礦場對女性來說是安全的工作場所,在這兒工作,其實不需要大力又強壯。
像上面提到,礦區營地基本就是一個小型社區,雖然商店酒吧還是有的,但也僅限於此了,荷爾蒙爆棚的礦工們聚在一起,催生了不少亞文化的出現。
有今年10月份出爐的調查報告指出,澳大利亞74%女性礦業從業者,在過去五年裡遭遇過性騷擾。澳洲業界也不斷發出呼聲,希望杜絕職場霸凌和性騷擾。
十年前她剛入行的時候,女性在礦業從業者中的比例少之又少,更別提是一個華人小姑娘了。
她說,女性要學會另一套「生存法則」才能適應。
「剛入行時,會有人在工作中有意無意把手搭在我手上,但現在不會了。」
Kiki說,儘管她和男同事們都相處得不錯,但很多時候對於他們有意無意說出來的葷段子,自己仍會感到不適。
而那些時候就得「懟回去」,需要「清晰地表達,劃清界線」。
但正如她所提到,目前澳洲礦場的職場環境對女性而言已經有很大的改善,女性從業者人數逐漸變多,礦業巨頭們也急切地希望提高女性在員工中的比例。
Kiki說:「『女礦工』的比例已經達到了20%左右。只要你是女生,現在想在礦產業里找工作的話,成功幾率會比男生大很多。」
目前Kiki也在社交媒體上,向華人網友們普及礦業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有更多女性看到和了解這份職業,給身邊的人有「一丟丟正面的影響」。
「我知道這個行業女性很少,每當我完成一件事情之後,身邊的同事都會給我很大的肯定,這讓我從中獲得一種滿足感。」
任何行業都有可能實現蛻變
希望像Kiki這樣的女生
職場地位能越來越好
也希望她的經歷
能讓各位對澳洲的礦業有多一分認識
多一分了解
*以上內容轉載自發現紐西蘭,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