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留學女孩旅遊時一車四人確診:隨處可見新冠科普知識

感染新冠前,在澳留學的小蔡和三個朋友原本是在遊玩的。這是該國最大的島,每年吸引著不少遊客前往。

7月15日,小蔡開始有胃痛的癥狀,便到當地醫院檢查。醫院告訴她感染上了新冠,但也只是囑咐多喝水和注意休息。

源頭要追溯到同行的一名女生。該女生此前兼職的老闆得了新冠,但她本人卻沒注意自己也被感染上。於是,小蔡所在的車隊四人均受感染。

突如其來的感染打亂了原本的旅遊計劃,小蔡和朋友們乘坐飛機回到。她開始按照當地政府要求居家隔離。小蔡告訴瀟湘晨報(報料微信:xxcbbaoliao)記者,七天的隔離生活她只服用過感冒藥,第二天燒就退了。後面幾天抗原測試漸漸從弱陽轉向陰性。

在澳大利亞的公共場所內,除了佩戴口罩提醒外,隨處可見的便是有關於感染新冠后的科普知識。小蔡說,在澳大利亞人們知道自己感染后都會自覺隔離在家,除非病情嚴重才會去醫院。「我覺得正確認識病毒和自覺隔離是當下最好的秘訣。」小蔡說。

以下是小蔡在澳感染和康復經歷的自述:

資料圖

一行四人因同乘一車均被感染

我是在7月去旅行時,有天晚上突然感覺到胃痛,就去當地醫院檢查。檢查時順便做了一個核酸,結果沒想到是陽性。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我們同行一名女生兼職的老闆得了新冠。但她自己對這件事並不知情,就和我們一起來旅行了。結果就是我們一個車隊的四人均感染上新冠。那時候旅行已經接近尾聲,就差島上一座監獄沒有去參觀。在得知自己感染后我們就取消了計劃,買了回悉尼的機票。

在醫院看病時,醫生給了我們塔斯馬尼亞州州政府的說明,告知我們需要自行隔離。醫生還告訴我們,可以選擇在塔斯馬尼亞隔離,也可以回悉尼隔離。考慮到方便,我們選擇回到悉尼。在澳大利亞坐飛機不需要出示陰性證明,但需要戴上合規的口罩,並且把自己捂得很嚴實。

資料圖

感染上的癥狀其實不嚴重,第一天有些發燒,但我第二天就退燒了。退燒完就是一些感冒的癥狀,比如鼻塞、咽痛。

那時候是冬天,加上我身體不太好,特別是肝和胃。病毒引發了肝炎和胃炎,但當地醫生告訴我沒什麼關係,只要新冠好了以後,肝炎和肺炎自然就會好。確如醫生所說,我一晚上之後就自愈了。

隔離時我沒有準備什麼特別的葯,就吃了當地一種感冒藥,那種葯常見得如國內的板藍根和999,是在澳大利亞居家必備的止痛退燒藥。然後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是開窗通風,讓房間里內空氣流通。

後面幾天我就再也沒有發過燒,我身邊朋友感染上新冠後有癥狀的話最多燒兩天,然後喉嚨的感覺像是有沙子一樣,但並沒有其他不適。

資料圖

隔離的日子比較無聊,生活就是躺著、起床、吃飯、躺著。我買了「迪士尼+」的會員(一種視頻會員),看完了復讎者聯盟系列所有電影。至於買菜的話可以在手機上下單,公寓的管理員會幫忙送到門口。我都是買一些半成品的菜,這樣可以直接下鍋做。最不錯的就是在七天中解鎖了新成就:做了麻婆豆腐和酒釀湯圓。

正確認識和防護很重要

在澳大利亞,感染新冠的人一般都會自己在家隔離,大家社會責任感還是蠻強的。但即便不是新冠,在這裏如果得了流感或者不舒服,一般都會請假在家休息,也不會到處亂跑。

我們是學生,學校在入學時會給我發郵件,告訴我們如果陽性了應該要怎麼做。如果公司的話,公司也會給員工發郵件。

有時我去商場或者一些公共場所,能夠看到一些有關於新冠防治的宣傳,不管是粘貼海報還是LED屏幕。上面的信息都是在告訴大家:如果你陽性了,你應該怎麼辦。

資料圖

最近也聽到了國內一些開始放開的消息,我覺得這是個積極的變化。可能因為這裏前期宣傳比較多,人們已經形成了一個共識:得了新冠優先選擇居家隔離,通過自己備好的葯讓自己自愈。除非病情重症了,才會選擇去醫院,這樣的話對於醫院來說,醫療資源也不會受到擠兌。

當時和我們同行一名夥伴雖然陽了但是是無癥狀。他之前感染過一次,身體里有抗體。但他還是選擇了居家隔離,兩天後就轉陰了。

資料圖

所以我感覺大家能夠正確認識這個病毒並且做好防護的話,其實當下的新冠沒有那麼可怕。然後注意自己的衛生,並且家裡常備一些葯,多數情況能夠自己應付。

最近,悉尼所在的更新了疫情防控要求。新規定表示陽性患者也能夠出門,但是必須規範佩戴好口罩。

*以上內容轉載自瀟湘晨報,創夢AUS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