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仿聲女兒求救,竟連親媽都聽不出問題
在進入到複習階段后,留學生們也是把所有的智力都集中起來,傾瀉在了學習之上,是衝著期末不掛高分發起了總攻。
偏偏趕在這個時候,騙子們也是集中衝起了業績。
平時放在國內十天半個月都響不了一回的手機,現在稍微上圖書館學不了多一會,就得被轟炸上3、5個電話。
接起來一聽,十之八九都是純純的詐騙電話。
中間偶爾穿插一兩個印度口音的,則是跟你商量,咱家買的房要不要裝上太陽能板。
你要說你還沒買房,他電話掛的比你還快,似乎就在買房的這個問題上,比你都急。
而說回到詐騙電話的這個話題。
不得不說,在進入到S3賽季之後,相較於之前兩個賽季分別對線「DHL快遞」和「墨爾本大使館重要通知」的乏味。
這個賽季,騙子們也終於是開始了百家爭鳴,百家齊放了。
據不完全統計,這個賽季騙子們冒充的機構,已經進一步擴展到了澳洲通信局、順豐快遞、澳洲內政部,甚至也別管是啥部了,張嘴就說自己是澳洲政府。
詐騙的起手,也很多都從清一色的普通話電音,升級成了抑揚頓挫全新的英文版本。
不過雖然開頭稍微增加了一些花活,但英語這一塊的學習,似乎也還是沒怎麼太跟上。
明明詐騙電話里都說了,英格力士請按1,普通話請按2,但似乎也還是只有普通話一種選項,英文按完往往就是直接的掛機。
趕在這個一學期可能最關鍵的節骨眼上,卻被瘋狂地打這種騷擾電話,可能也會有不少留學生都會好奇。
這都2023年了,還有人信這玩意嗎?
就這nt劇本,也能騙得到錢?
事實卻是不僅真有人上當,騙得到錢,且還金額巨大!
根據澳大利亞競爭和消費者協會(ACCC)發布的報告,去年9月,澳大利亞公民因詐騙損失4462w澳元,截至9月底,全澳被騙總金額更是高達4.25億澳元。
而就在前段時間,也才有澳洲的留學生在豆瓣上發帖稱自己在澳被騙了100w,提醒大家一定要引以為戒,被多個警訊和媒體轉發。
被騙的經過大概是這樣的
澳洲留學生小H接到澳洲領事館的來電說有緊急公文,幫其聯繫接通了廣州市經偵支隊的電話,對方稱小H被牽涉進了大額洗錢案,會被遣返回國。小H出於恐慌,看到領事館電話與網頁一致,也看了他們出示的警察證、公安局背景、以及身後數名身著警服的警察,就相信了他們的話,配合他們線上辦案。並在一名名叫李成彬的警察的指引下,下載了lark軟體,被全程24小時視頻監控。
該名警察提出要把小H卡里所有的錢轉給銀監會做資產清查,檢查存不存在贓款,方能自證清白。並以會被遣返為由勒令小H不能走出公寓、不能向任何人傳播此案相關。小H第一次轉了30w人民幣,後來他們還說需要80w的保證金。當小H多次借口向家裡拿錢,家人產生懷疑拒絕轉賬時,這名警官甚至還強裝好人提出要自掏腰包,讓小H等待結案資金迴流。
小H父母最終選擇報案,直至報案小H都還堅信對方為真警察,而這群真騙子已經騙走了小H父母辛苦積攢的百余萬存款。
類似的情節、類似的手法,其實SBS早在2020年,甚至更早多家媒體也都有報道過。
仔細復盤,其實騙子的手法並不高明。
但就在如此巨大的輸出,瘋狂群打電話的情況下,也還是時常有這樣剛出國門,缺乏社會經驗和防備心的留學生上當受騙。
而更可怕的是,在這些傳統的騙人手法還在持續進行的同時,很多騙子也開始跟上時代,搞起了推陳出新。
就比如AI仿聲技術。
最近就有一位媽媽在接通電話后,聽到了電話那邊「媽媽救我!」的哭喊聲。
緊接著就有一個陌生男子在電話里吼道「把頭往後仰,躺下!」
「你女兒在我這裏,你敢打電話或通知任何人,就把她迷暈帶到墨西哥!」
而在陌生男子發出恐嚇的同時,電話的那一邊,也一直能聽到女兒斷斷續續的呼救聲。
出國在外,聲音往往是我們在與家長溝通時的主要「防偽」手段,而現在AI技術甚至連聲音都能模仿。
如果家長感到焦急一時慌亂,也很可能就會受騙上當。
據悉在這一AI仿聲技術被騙子應用后,在加拿大,僅3天就有8名受害者被騙約100w。
針對當下異常泛濫又層出不窮的詐騙,我們的中國駐悉尼總領館也是特別在本周發布了《留學生反詐騙指南》,就常見的詐騙手法進行了梳理和提醒。
冒充使領館、國內「公檢法」工作人員詐騙
警方提醒:在遇到自稱使領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主動聯繫自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應第一時間與相關部門進行核實。切記,凡是要求轉賬進行資金核查的,都是詐騙!
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
警方提醒:對於各類中介,購買物品和服務前一定要先行查詢、辨別資質,使領館不會授權任何機構或個人為指定代辦機構,護照、旅行證和公證業務也不接受他人代辦。獨自留學在外,不要因為對方自稱是「同胞」而放鬆警惕,涉及個人人身安全及錢財的事情,務必通過正規渠道辦理或購買。
冒充客服類詐騙
對於電商或物流客服主動聯繫時務必提高警惕,應該在原購物平台聯繫官方客服進行溝通確認,不要輕易提供密碼、驗證碼,更不要輕易轉賬給他人。
「虛擬綁架」類詐騙
警方提醒:提醒廣大留學生家長,接到聲稱孩子被綁架的電話或圖片視頻,一定要保持冷靜,通過正規渠道向警方、使領館或孩子所在學校了解情況、尋求幫助,以免上當受騙。
留學生求職類詐騙
警方提醒:畢業求職,應選擇到正規的人才市場和信譽度高的招聘網站應聘。凡是附加了報名費、考試費等條件的招聘,一定要提高警惕;務必保護好個人信息,切勿輕易對外透露個人身份和財務信息。
如果不幸遇到網路詐騙,可以在ReportCyber進行報警。
https://www.cyber.gov.au/report-and-recover/report
*以上內容轉載自墨爾本留學圈,風平浪靜對內容或做細微刪改,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