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美國之音,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和觀點。
「印度首先使用簽證作為武器……現在,中印兩國連記者和媒體報道的渠道都被切斷了。 西方小題大做,就是想進一步挑起中印之間的緊張關係。」
出處: 推特(已刪除) 2023年5月31日
誤導
華盛頓 —
5月30日,《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道指出,印度和中國幾乎取消了所有在對方國家的駐站記者,意味著這兩個亞洲大國之間互相的媒體交流基本中斷。
在5月3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取消印度記者的入境簽證的行為是反制措施,是回應中國記者「在印度遭受不公正、歧視性待遇。」
同樣在5月31日,中國官方媒體《環球時報》在推特(Twitter)平台對此進行評論。這條推文隨後被刪除。
「印度首先使用簽證作為武器……現在,中印兩國連記者和媒體報道的渠道都被切斷了。西方小題大做,就是想進一步挑起中印之間的緊張關係。」
這種說法有誤導性。
中國率先重啟了這一輪的簽證戰。 不過,在利用簽證來阻礙彼此的媒體這個問題上,中印兩國都有過錯。
2020年6月,中印雙方邊界爭端導致至少20名印度士兵和四名中國士兵死亡,雙邊關係急劇惡化。
在那之後,印度和中國一直在記者簽證問題上針鋒相對。中國稱印度毫無理由地縮短中國記者所持簽證的有效期。而印度指責中國製造屏障,使在中國工作的印度記者很難聘請當地人協助報道。
這一輪新的簽證戰始於2023年4月4日。當時,中方通知兩名由於私人原因回到印度的駐華記者不要再入境中國。
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確認,這兩名印度記者是印度發行量最大的英文報紙《印度教徒報》(The Hindu) 駐華記者阿南特·克里希南(Ananth Krishnan) 和印度國有的印度廣播公司 (Prasar Bharati) 駐華代表米安書(Anshuman Mishra)。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當時表示,此舉是對印度對中國記者的不公平和歧視性待遇的適當回應。
然而就在這些針對簽證的行動幾天前,印度對中國改變印度阿魯納恰爾邦(Arunchal Pradesh, 中國稱藏南地區)的11個地點的名稱表示反對。 中國認為這個區域屬於西藏,是中國領土。
時間快進到5月,印度政府拒絕為最後兩名在該國常駐的中國官方媒體記者續簽簽證。這兩名記者一名在新華社工作,一名在中央電視台工作。
今年年初印度有四名駐華記者,但至少有兩人沒有獲得返回北京的簽證。 另一名記者被告知他的記者證已被撤銷,但仍身在中國。
《印度信徒報》的克里希南在推文中說:「我們現在只剩一名駐華記者了—不幸的是,這個數字可能馬上就要變成零。」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和中國都不是國內新聞自由的有力捍衛者。在記者無國界組織(Reporters Without Borders)2023年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中,印度在180個國家和地區里排名第161位,中國排名第179位。
這次的中印媒體戰並不是中國第一次用簽證來限制外國記者的報道自由。
2019年8月,中國拒絕《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記者、新加坡公民王春翰(Chuan Han Wong)續簽記者簽證,此前王披露了澳大利亞執法與情報機構正在調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一位表親的活動。另一位共同作者,澳大利亞籍的記者溫友正(Philip Wen)最近也只得到了三個月的續簽,遠比通常一年的記者工作簽證要短。
2020年2月,在《華爾街日報》刊登一篇題為《中國是真正的東亞病夫》的評論文章后,中國驅逐了三名《華爾街日報》記者。
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Foreign Correspondents』 Club of China)稱,2020年上半年,中國驅逐了至少18名為《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工作的外國記者。
?法國猶太老闆:神告訴我們,只有一位中國人能救人類
?華人必看:中華文化的颶風 幸福感無法描述
?解鎖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牆:高清視頻秒開,超低延遲
?探尋中華復興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華文明史》
免費PC翻牆、安卓VPN翻牆APP
在這些驅逐事件發生之前,華盛頓將在美國工作的中國國有媒體機構的記者人數從之前的160人限制到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