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就是YYDS!
外國人對中國美食首先是好奇,然後是不可思議,再後來就變成了迷戀。
中國美食之豐富遠遠超過了澳洲人的想象。
曾經有一個剛到成都的外國人誇下海口說,用一年的時間吃遍中國美食,結果,五年過去了他連成都都沒走出去……
最近又有一款中國美食在澳洲「殺瘋了」
突然爆火的中國老菱
是不是好吃的東西都長得挺丑的?
別的我不知道,但菱角這傢伙,確實挺丑也挺好吃的。
其實說它丑有些冤枉了。因為它「沒下水前」本尊的長相還OK,就是煮過後的它黑了,而且黑得很純粹。
最近這個土生土長的小傢伙,就讓澳洲的吃貨們大吃一驚。
而且菱角還分兩種。在辣媽的老家,只有青色菱角才被稱之為「菱角」,黑不溜秋的那個叫「老菱」。
青色菱角比較嫩,手指很容易就能剝開,裡頭的肉像雪花一樣白,水靈靈的。光線透過它時裡頭裹著的汁水彷彿下一秒就會滲透出來。
丟進嘴裏一嚼,不如馬蹄咬著脆,也不如馬蹄吃得甜。它是脆中夾著嫩,帶一絲絲清甜。
但這次吸引澳洲人目光的還得是黑色菱角。澳洲小哥Adrian最近就有發帖稱自己買了幾個「蝙蝠樣式的栗子」帶回家。
更喊話:別看這東西黑,它的果仁竟是純白色的,聞起來和嘗起來有點像栗子。
說實話,辣媽也快大幾年沒吃過這玩意了。蒸后菱角口感是粉糯,接近栗子的感覺。
在辣媽的印象里它的味道很淡淡到幾乎無味,只有一丁點說不上來的香。
辣媽小時候都是就這麼一邊咬一邊吃,咬到牙根有些酸了,一盤也就到頭了。
而小哥則表示菱角軟糯沙沙的,味道中規中矩,但這小造型實在是太可愛了。
目前Adrian視頻播放量超33.4萬次,第一次見到「菱角」的local們激動的喊話:這和萬聖節也太應景了!
辣媽想咱們今年不至於要和local搶老菱吧~
偏愛惡魔蛋的小眾群體
高湯皮蛋、皮蛋炒飯、皮蛋豆腐黑不溜秋的皮蛋集萬千人的寵愛於一身
試問誰家沒有來過一碗皮蛋瘦肉湯呢?!
在很多外國人那裡,皮蛋是一種邪惡的食物。
皮蛋在國外有個昵稱——「千年蛋」(thousand-year-old egg)。從名字上就看得出外國人對皮蛋的嫌棄。
丑不拉幾、黏黏糊糊、氣味怪異,美食家哈洛德·馬基在經典的《食物與廚藝》系列中,用了接近一頁的筆墨來介紹皮蛋,他是這樣形容皮蛋的外觀的——驚人的衰老。
是不是看著就想給「蛋蛋」鳴不公!
聽說最厲害的貝爺都曾經因為皮蛋吃吐了,一檔海外節目還特意記錄了第一次吃皮蛋的國外小伙有什麼反應。為國外小伙準備好皮蛋時候,他們表示自己聞到了腐爛的味道,問食物是不是壞了。
再後來小哥有直接乾嘔了起來,表示自己接受不了這種氣味和顏色。
另外一位「勇士」就挑戰了一下,咬了一大口皮蛋,只是堅持不過3秒就立馬吐了出來。他表示這皮蛋澀口,氣味齁人,無法下咽。
當然也有一些外國人喜歡吃我們的皮蛋,再一次皮蛋測試中,有美國人,法國人,俄羅斯人,西班牙等9個國家的外國人在吃到我們的皮蛋時表示:味道很不錯,特別是蘸上一點醬油味道很像雞蛋果凍,我要再來一口。
期間還有一個美國同學一臉驕傲地說:我很喜歡吃皮蛋,一口氣能吃6個!自此之後每次和同學吃中餐的時候他都會問:老闆有皮蛋嗎?
好在在澳洲「皮蛋」還是很常見,是不是到這裏就已經準備備上本周的皮蛋粥了?
一年賣出百億根的辣條
除了這些蔬果,咱們80,90后成長時的課業伴侶「辣條」,也是活脫脫在澳洲殺出了一條賽道!
相信媽媽們對這一款美食都不陌生,因為從小我們都吃過,還常因為吃辣條被父母教訓,父母對辣條的語言鄙視的言語有如昨日之言記憶猶新,回蕩在耳邊。
但是媽媽們發現沒有辣條這幾年在國外卻火得一塌糊塗,local們成箱成箱的搬回家吃,還嫌吃得不夠過癮。
015年,辣條出現在了亞馬遜的平台上,每包辣條的價格竟然曾高達79美元!但即便如此,都擋不住外國消費者對辣條的喜愛。
僅衛龍一家,2018年營收高達27億元,每年都能賣出100億包辣條。2020年下半年,我國全國辣條出口同比增長120%,出口增至160個國家。這樣的數據不免令人驚嘆:外國消費者太愛吃辣條了!
甚至還有讓辣媽震驚到噴飯的照片!【而且是真的!!】
除了鋼鐵硬漢,還有來自群眾的聲音——看看兩位外教的表情,沉迷辣條、無可救藥,看完笑出豬叫聲……
英國人吃辣條,BBC記者的最愛,看完這位英國大爺吃完后說的話,就知道辣條又多了一位外國粉絲。
當然,作為華人第二家的澳洲當然也是最愛辣條。
甚至還有up主悉尼街頭搞測評,最後得出這玩意也太好吃了的結果!
辣條搭配雞排三明治沒見過吧!把悉尼大哥吃得直豎大拇指!
在國外問答論壇就有網友提問外國網民:你吃過辣條嗎?你的意見是什麼?現在就和就來瞧瞧他們是怎麼說的,有老外的回答亮了。
有外國人的回答亮了:我喜歡中國辣條,雖然辣條的配料是用中文寫的,很多人看不懂它,但不要因為這點阻止你享受這柔軟而有嚼勁的小麥肉。【並且喊話素食者大胆吃】
中國辣條又辣又甜,但不十分辣,這些油膩膩的中國袋裝食品棒極了。我經常發現自己撕開包裝袋,大喊「進我肚子里!」
還有外國人回答道:我在中國生活了10年,我喜歡它們。我喜歡它的味道和質地。但我必須承認,我感到有點懷疑和內疚……當我吃的時候,我經常在我的腦海里意識到:我不知道它們是什麼做的,也不知道它們有多不衛生……
不過辣媽友情提醒,辣條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辣椒、花椒等各種具有刺激性的調味原料,這對一些腸胃比較敏感的人來說,無疑就是」炸彈」,腸胃不好的人吃了辣條,輕則肚子不舒服,重的話可能會引起急性腸胃炎,到時候再疼的冒冷汗就後悔莫及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悉尼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