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政府和社區對有毒物質問題各執一詞

聯合國有毒物質和問題特別報告員奧雷利亞納(Marcos A. Orellana)今天在結束對為期十天的訪問后表示,儘管該國政府正在努力加強監管,以應對化學品和污染帶來的風險,但社區和民間社會仍然譴責採礦、石油、天然氣、農用化學品和其他公司對國家的利益綁架。

奧雷利亞納在其聲明中闡明了煤礦、燃煤發電廠和鈾礦釋放的有毒物質,以及高度危險的殺蟲劑噴洒如何給社區帶來沉重負擔。他還指出,澳大利亞在石油化工生產、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發、水力壓裂以及垃圾焚燒領域擬議的項目對健康、水、農業和氣候構成嚴重問題。

奧雷利亞納同時表示,與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其他成員國相比,澳大利亞的空氣質量標準保護力度較小。不僅如此,部分設施在遵循相關標準的問題上還獲得豁免,社區因此付出了代價。

澳政府與社區脫節

他還強調,「在澳大利亞的好幾個州,對和平抗議權利的嚴苛限制加劇了國家與社會之間的距離感」。

奧雷利亞納同樣注意到,類似的這種脫節在澳大利亞公司和員工的關係上也體現得很明顯。比如,在現行的法規下,人們在面對違反職業健康與安全標準的情況時無法有效地訴諸司法。

此外,澳大利亞政府與人民之間同樣存在嚴重的距離感。極具啟發意義的是,政府關於一處放射性廢物儲存庫的所有選址倡議都以失敗告終,這在社區中留下了意見分化與惡語相向的不良影響。

土著人民的創傷

奧雷利亞納特別指出,金伯利地區的土著人民曾暴露于有害殺蟲劑的風險之中,大利亞州威特努姆的石棉開採也給他們造成危害,大利亞州核武器試驗后還產生了放射性污染,由此遭受的生命和信仰損失成為土著人民難以愈合的傷口。

他強調,「要治愈過去的環境不公正造成的創傷,關鍵是要讓本國法規向《聯合國土著人民權利宣言》看齊」。

與此同時,奧雷利亞納歡迎澳大利亞政府做出努力並展現出善意,旨在通過一項憲法修正案來設立一個專門的議會諮詢機構,以保障土著人民的發言權。

積極做法

他還看到,澳大利亞在管理危險物質和廢物方面有一些良好的做法。包括對玻璃、輪胎、廢紙和塑料這四類廢物的出口發出禁令,同時打造相應的回收能力,以求實踐循環經濟。

奧雷利亞納同樣強調,議會調查是展開公開辯論和做出知情決策的重要工具。他指出,澳大利亞為制定一項人權法案而正在實施的議會調查就表明,該國正處於加強人權保護的重要時刻,包括將享有清潔、健康和可持續環境的權利納入其法律秩序當中。

奧雷利亞納於8月28日到9月8日訪問了澳大利亞,並將於2024年9月就此訪向提交一份完整報告。

人權專家

馬科斯·奧雷利亞納於2020年8月被任命為有毒物質和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他是國際法以及人權與環境法方面的專家。他是一名法律顧問,為聯合國機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等提供法律諮詢意見。

特別報告員是人權理事會特別程序的一部分。特別程序是聯合國人權系統中最大的獨立專家機構,是人權理事會獨立的實況調查和監督機制的總稱,負責處理世界各地的具體國別狀況或專題問題。特別程序的專家在自願的基礎上工作,他們不是聯合國工作人員,獨立於任何政府或組織。他們以個人身份行使職責,不因其工作收到酬勞。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華廈,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