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大批海豚擱淺澳洲海灘!一半恐已死亡!屍體密密麻麻!海灘變「墳場」

海豚是一種很有靈性的動物,又天生對人類友善,所以人們都說,海豚是人類的朋友。可是現在,我們的朋友出大事了!

據新聞報道,近日在的一處海灘上,發現了至少34隻死亡的海豚,當局呼籲民眾要和這些死海豚保持距離。

圖源:Yahoo

數十隻海豚的屍體,橫七豎八地躺在了空曠的沙灘上,有些海豚的屍體一大半都被沙子掩埋。

據悉,這些死亡的海豚屬於領航鯨的一種,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海豚之一。

它們擱淺在了東海岸偏遠的Freycinet 半島上。

圖源:Yahoo

塔州自然資源廳(NRETas)發布了一份簡短聲明,指出領航鯨死亡在該州很常見,但最近發生的這起事件卻是一個謎。

聲明中稱:「包括野生動物獸醫在內的工作人員,今天評估了現場,對屍體做了取樣和測量。」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海豚為何擱淺,往往確定不了原因。」

圖源:Yahoo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次發生海豚擱淺事件。

2020年,就發生過澳洲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擱淺事件,當時是在塔州西海岸發現了450隻長鰭領航鯨。

去年,又發生過一起大規模的擱淺事件,儘管救援人員奮力將30多隻海豚送回了深水區,但還是有200隻海豚死亡。

圖源:,Unsplash

在澳洲,人們遇到領航鯨擱淺,通常都會將它們放回海中。

但是在歐洲的法羅群島,領航鯨就沒這麼幸運了。

當地人會將它們趕入港口,然後屠殺它們,割他們的肉。

雖然有人抗議這種做法,但島民們卻說,這是他們島上一種傳統的狩獵方式。

那小編只能說,他們離文明社會還有一段比較遙遠的距離。

圖源:Stacey ,Unsplash

但是領航鯨為什麼會集體擱淺?

曾經有海洋哺乳動物學家說,鯨擱淺的原因可能和它們是社會型動物有關,有時一頭鯨生病,其他鯨就會一起擱淺,有時是因為鯨的「導航系統」出了問題,彼此跟隨也會導致擱淺。

其實領航鯨最出名的,就是他們經常集體擱淺。

之所以叫領航鯨,就是因為一隻領航鯨會引導整個群體,其他的鯨魚會跟隨它。

圖源:David Maunsell,Unsplash

領航鯨的體長約為4-6米,壽命在40至60年之間。

它們看上去胃口很大,但從不傷害人類,以魚類和魷魚為主食。

領航鯨分兩類:長鰭領航鯨和短鰭領航鯨。

長鰭領航鯨曾多次為人類充當嚮導,幫助在海洋中行駛的船隻避開暗礁等危險。

可能導致領航鯨擱淺的原因有以下幾種:1. 追逐獵物誤入「歧途」:有時它們追逐獵物時,誤入了淺水區,因體型過大所以無法重新進入深水區。

圖源:Snappy Shutters,Unsplash

2. 生病或受傷失去導航:生了病或受傷的鯨魚,會失去正常的導航能力,從而擱淺。

3. 海洋污染、海洋噪音干擾導航:人類活動產生的海洋噪音,以及日本政府向海中排放核廢水,都會幹擾鯨魚的導航系統,使它們誤入淺水區。

4. 群體跟隨友情相伴:鯨魚是種群居動物,如果群體中有一隻鯨魚擱淺,它會發出求救信號,其他的鯨魚就會迅速趕來支援它,如果無法幫它脫離困境,就會不離不棄,陪伴左右,甚至集體自殺【相關閱讀:安樂死根本安樂不了,別宣傳了】,所以會產生大規模的鯨魚擱淺。

圖源:Cristian Tarzi,Unsplash

總結來說就是,

海洋環境發生變化時,就會幹擾領航鯨的導航系統,讓他們誤入淺水區,或者導致他們生病,然後集體跟隨。

也許不知道日本政府往海洋排放核污水,對海洋生態系統會帶來怎樣不可逆的破壞。

但是都明白是怎麼回事。

所以這次的領航鯨集體擱淺,不排除與此有關。

很可能以後這種鯨魚集體擱淺的事情還會越來越多。

鯨魚在海洋中死亡那是「一鯨落,萬物生」,

但如果在海灘擱淺死亡,它們就要在極大的痛苦折磨中緩慢死去。

人類怎能如此殘害自己的朋友?

希望所有人都一起呼籲保護海洋環境,反對破壞行為,共同維護生態與人類的共同家園。

如果你在塔州,發現有需要幫助的鯨或海豚,可以撥打該州的鯨魚熱線0427 WHALES(0427 942 537)。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微,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