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在保安刀下的澳洲海歸:出國留學是帶著槓桿賭命

近日,一個發生在去年12月的案件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一名32歲的外賣騎手在試圖進入青島一小區送餐時與保安發生爭執,隨後慘遭保安連刺多刀,不幸身亡。

看似一個普通的刑事案件,卻在2024年剛剛拉開帷幕之際出現了引入矚目的細節:這位騎手生前曾在留學多年,在完成心理學專業后回國發展,不料處處碰壁,從在網上出售自製傢具到拍視頻做自媒體,最終都石沉大海。

更悲劇的是,有消息稱受害者的父母都來自平凡而普通的家庭,一位在餐飲行業工作,另一位則是保姆,兩位耳順之年的老人每月工資加起來僅有7000元。為了送孩子赴澳留學深造,更是四處籌款,最終一共花費100餘萬,其中超過一半為債務。

不幸的是,兒子在回國六年後,經濟狀況不斷惡化,最終被迫成為送餐騎手,而在上崗的第六天就發生了12月的慘劇。

可想而知,這件事情讓許多準備動身前往的家庭,還有那些已經身處澳洲的們,都不得正視一個問題:留學到底值不值?如果留學是一場教育競賽中的投資,那麼舉債送子留學其實無異於借貸槓桿投資,這種失敗是否是每個家庭都能承受得起的呢?

帶著這些問題,《澳洲財經見聞》記者找到了兩位正在就讀的,他們慷慨地用自己的經歷,試圖幫助我們一起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我們找到的第一位留學生Judy在22年初已經畢業,Judy在上海某大學畢業後來到澳洲,最終選擇攻讀金融碩士學位。2年左右的學習和生活費用接近50萬元人民幣,現在她正在一家金融公司前台從事行政工作。

Judy告訴我們,畢業后找工作其實並不容易,身邊的其他留學生也面臨同樣的問題。

Judy說:「我從國內走的時候就已經有 『一研為定』的說法了,而且爸媽對我的人生規劃也挺執著的,讀研是不可以商量的事情,所以就來了。」

「但是現在要我說讀研有沒有用,我覺得挺雞肋的,真的……畢業之後我賣過房子、做過電商,都不怕你們笑,現在在前台都是打雜的工作,幸好是個金融公司,碰巧對口了。」

當被我們問到就業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時,Judy的答案奪口而出——語言、三觀還有工作經驗。

Judy說:「語言這關和很多國內準備來留學的人想的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可以把雅思考很高,我同學里有9分滿分的,或者托福考很厲害,但是一到工作場合就完蛋了……你就說,哪怕你畢業順利成了投行的基金經理,你確定你能和投資者溝通清楚?公司的財報和賬表都能讀懂嗎?」

「三觀這種東西就更要命,大部分中國留學生畢業以後遇到就業難題,或者說一起進了公司,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抱團搞小集體,其他澳洲同事都沒有孤立你,你就自己孤立了自己。但是話說回來,就是因為語言和文化差異,沒法聊到一起去……不過,我們公司現在的一個部門經理就是初中來留學的,和鬼佬都打成一片,我們只能羡慕嫉妒了。」

關於工作經驗和「一研為定」,畢業后的Judy與父母發生過很多次爭執,Judy認為澳洲與中國的國情截然不同,用70后的思維模式來硬性規劃子女的人生道路,特別是從字面上追崇「知識改變命運」,實際上就是違背市場經濟的愚昧體現。

Judy認為,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不會花重金讀研,而是可能考慮在國內直接發展,或者如果有時光機,她會用這筆錢把剛剛高中畢業的自己送來澳洲,直接攻讀本科,興許能夠順利融入社會。

當被問到未來幾年如何規劃時,Judy開玩笑說,先從基層干起,平時周五晚上多參加公司活動,沒準吃吃喝喝之間,哪天忽然就開竅了,順便再找一洋帥哥嫁了,家裡也就不催移民催結婚了。

另一位接受我們採訪的是Steven,雖然與Judy年紀相仿,但Steven的語句措辭卻顯得格外老練,並不屬於20多歲的男孩子。

在攻讀碩士期間,Steven曾利用澳洲在疫情期間推出的「不限時打工」政策(目前已恢復為每兩周不超過48小時)而身兼數職,目前基本上已經把留學的費用還清。

更驚人的是,Steven現在已經在一家維州的大型建築公司找到了銷售經理的工作,似乎在人生的賽道上大步狂奔。

當我們問到Steven出國留學是否值得是,他的回答是堅定的。

Steven說:「這麼說吧,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出國,身邊的富二代官二代出國的太多了,這些公子哥和千金大小姐出來就是度假的,最後不是被遣返就是簽證到期回去的……這種浪費人生機遇的資本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所以普通家庭千萬不要有幻想,遍地是黃金這種鬼話也就是移民中介自己會買賬吧。」

「我覺得出國能成事兒的,都必須是信念堅定的,規劃很重要,讀移民專業、移民、工作,這些都是環環相扣的,這和建築是一個道理,沒有地基就去建屋頂,那就得塌……你點兒掐不對,也要出問題,不能說木架子搭起來了結果沒有上磚,那雨季來了木頭就要完蛋。」

聽完Steven的精彩人生閱歷后,我們也問了他同樣的問題——就業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是什麼?

Steven的回答是:「語言問題是第一層障礙,但絕對不是唯一的障礙,也不是最大的障礙。很多澳洲白人要麼無業要麼在街上要飯的,他們語言沒問題吧?這個道理在中國也是一樣的,其實就是能不能玩兒得轉,裙帶關係,專業知識還有EQ,都是決定你能走多遠的因素。」

關於海龜送餐騎手的悲劇,Steven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非常可惜,也能感受到他的無助,如果有路走,誰會去送外賣?但他的人生規劃其實就有問題,過高的期望值和極少的容錯空間,很難會得到預想的結果。」

在採訪結束前,我們問了Steven最後一個問題:如果有人來問你是否應該出國留學,你是否會以自己為榜樣來說服或勸告對方?

Steven回答道:「我這個人挺信命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這事沒人能幫你,至於自己到底想走哪條路,每個人心裏早就有答案。」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