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21日)下午,新加坡航空公司一架從英國倫敦飛往新加坡的波音777-300ER型客機因空中遇嚴重氣流劇烈顛簸,在泰國曼谷素萬那普機場緊急降落。
目前這一事件已造成1人死亡,70多人受傷,其中有8名澳洲人被送往醫院。
據悉這架SQ321航班,機上共有211名乘客和18名機組人員,乘客中有56名澳洲人,47名英國乘客,41名新加坡乘客,23名紐西蘭乘客和16名馬來西亞乘客,其中沒有中國乘客。
新加坡航空客機遭亂流驟降1800多米,有機上乘客對媒體說,亂流導致「機上未系安全帶的人被拋向艙頂」。
根據「FlightRadar24」航空網站的的數據,這架客機從倫敦起飛后飛行了約11個小時,
在完成穿越安達曼海並接近泰國時,客機在短短几分鐘內從約37000英尺(約合11278米)的高度急劇下降至31000英尺(約合9449米),也就是說下降了約1829米。
其中一名死者為73歲的英國男子傑夫·基欽(Geoffrey Kitchen),這位退休的祖父原本打算和相伴50年的妻子琳達,開始為期六周的亞洲和澳大利亞之旅,目前他的死因初步斷定為心臟病發作,但尚未得到官方證實。
據報道,這架載有239人的客機上另有71人受傷,其中7人傷勢嚴重。
一位乘客回憶說,飛機在空中瞬間墜落時,沒有系安全帶的乘客被紛紛 「拋向天花板」。
英國乘客安德魯·戴維斯(Andrew Davies)告訴天空新聞:「任何繫上安全帶的人都沒有受傷。」
他指出,在進入恐怖5分鐘時,飛機上安全帶標誌燈是亮著的,但機組人員沒有時間就座,還有一些乘客也沒有來及做好防護。
飛機降落後,緊急醫療人員被迅速召集到現場。新航最初表示,有18名乘客住院治療,另有12人在醫院接受治療。
但接收受傷乘客的曼谷Samitivej Srinakarin醫院說,現在受傷人數已上升至71人,其中包括7人嚴重受傷。
泰國交通部長蘇里亞(Suriya Jungrungruangkit)表示,新加坡正派遣另一架飛機,運送那些可以前往該國樟宜機場的乘客。
FlightRadar24捕獲並由美聯社分析的跟蹤數據顯示,新加坡航空公司SQ321航班在3.7萬英尺的高度巡航。
數據顯示,這架波音777-300ER飛機一度在大約三分鐘的時間內突然急劇下降到3.1英尺的高度。隨後,這架飛機在3.1萬英尺的高空停留了不到10分鐘,然後在不到半小時後轉向並降落在曼谷。
機上 28 歲的學生 Dzafran Azmir 告訴路透社記者:」飛機突然開始向上傾斜,然後開始搖晃,於是我開始為發生的事情做好準備,一瞬間,飛機急劇下降,所有坐在座位上且沒有系安全帶的人都被立即拋向了天花板。
他說:」有些人的頭撞到了頭頂的行李艙,行李艙凹了下去,他們撞到了燈和面罩的位置,還有人直接衝破了行李艙。
我們可以看到,天花板配件被撕開,管道裸露在外。
存放手推車的飛機廚房也到處懸挂著機器。
有乘客描述看到許多人受傷,其中一些頭部受傷,耳朵流血。「一位女士因背部受傷而痛苦地尖叫,」他說。
有人看到一名空姐臉上有紅色的血跡,可以看到她的男同事坐在附近的椅子上,一臉震驚,衣衫不整。
據悉SQ321 航班在飛近緬甸領空時遭遇嚴重亂流,而該地區當時正遭受特大熱帶雷暴襲擊。
該航空公司在其 Facebook 頁面上顯示,這架註冊號為 9V-SWM 的飛機于當地時間下午 15 時 45 分緊急迫降在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
目前流傳的一則視頻,但不確定是本次新加坡航空還是此前類似的事故,
在這個現場視頻中,可以聽到飛機在下降和劇烈顛簸時,到處都是尖叫聲,還可以看到類似與水一樣的液體從機艙上部留下來。
根據航空安全網的記錄,新加坡航空曾發生過七起事故,上一次記錄的事故是2000年10月,當時據稱有83人死亡。
據悉,與湍流相關的事件是飛機最常見的事故類型。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的數據顯示,湍流造成嚴重傷害的情況很少見,2009年至2022年期間記錄了163例。
我們要提醒所有乘坐飛機的乘客:一定要隨時機上安全帶!太重要了!
即便是飛機在安全狀態下平穩行使,也希望大家都繫上安全帶,就像今天這起慘劇中,很多乘客沒有意識到危險就在眼前,所以或者忽略了安全帶,或者沒有來及處理,希望大家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飛機全程佩戴安全帶!
什麼是湍流?
湍流也被稱為「氣流擾動」,由風速和風向的變化引發。
雷暴天氣、噴射氣流、溫度變化、上升氣流等都可能造成湍流。
湍流一般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四類。
在嚴重湍流中,飛機的高度可能會發生較大的突然變化,飛機可能會暫時失去控制。
美國國家氣象局表示,在極端亂流中,飛機會 「劇烈顛簸,幾乎無法控制」。
由於湍流不僅是由惡劣天氣造成的,飛行員並不總是能看到它。有些湍流,雷達也無法發現。
為什麼飛機越來越顛簸了?
去年7月,從檀香山飛往悉尼的一趟航班上突發氣流混亂,導致乘客被拋出座位,場面一片混亂。四名乘客因此住院,還有一些乘客幾乎撞到飛機頂部。
這種事件可能預示著未來更多的動蕩,因為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正在加劇晴空湍流的發生。這種湍流肉眼無法看到,雷達上也無法顯示,往往會突然出現,尤其是在全球最繁忙的航線中。
根據雷丁大學最近的一項分析,自1979年以來,北大西洋上空的嚴重湍流增加了55%。
該研究還顯示,南大西洋、歐洲、美國和中東上空的航線也變得更加顛簸。
雖然研究沒有顯示澳大利亞空域的湍流顯著增加,但我們飛往亞洲和美洲的許多航線仍然充滿了動蕩。
氣候變化正在影響急流,即在商業飛機飛行高度吹動的快速移動的風帶,同時也增加了被稱為風切變的上升氣流,這些都導致了飛機上的湍流現象。
最後專業人士給的建議是:坐在機翼上方的飛機中部可以增加飛行平穩的機會(機艙後端承受著最嚴重的顛簸)。Al-Wahabi 表示,通常在清晨和傍晚飛行比較平穩,因為白天的高溫不會造成額外的狂風。
大洋洲上空最顛簸的飛行路線: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