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餐飲企業的倒閉數量幾乎是10年前的兩倍,業內人士警告稱,食品和能源價格的上漲正將越來越多的咖啡館和餐館推向破產的邊緣。
澳洲獨立食品分銷商協會(IFDA)首席執行官福布斯(Richard Forbes)表示,過去3年,餐館供應商的平均食品成本通常上漲了30%,而租金和保險成本翻了一番。
他指出,不斷上漲的能源賬單和食品價格使許多零售客戶「無法生存」,而餐館和咖啡館難以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日益節儉的顧客。
IFDA的成員為6萬家咖啡館、餐館、酒吧和俱樂部以及數千家醫院、養老院和學校提供食品。
福布斯說,「如果政府不控制通脹,食品服務行業破產的企業數量將繼續增加。」
澳洲證券與投資委員會(ASIC)的數據顯示,在上個財年,住宿和餐飲服務業有近1600家企業倒閉。
破產的公司數量比2018-19財年(疫情爆發前的最後一個財年)高出50%,比2013-14財年(企業監管機構開始按行業報告企業破產情況)高出90%。
相比之下,根據《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的分析,不包括住宿和食品服務在內的破產企業數量比疫情前高出約25%,與十年前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悉尼咖啡館和餐飲服務商The Moody Chef的主管丹納維(George Dannaoui)表示,他的企業正經歷包括能源價格攀升到食品和包裝成本上漲等方方面面的痛苦。
在過去的一年裡,乳酪和其他乳製品的成本翻了一番,一個漢堡肉餅的價格從過去的1.8澳元漲到了4澳元。丹納維表示,他不得不不斷審視自己的商業模式,並做出一些改變,比如將平日營業的咖啡館改為周六營業,以及改變菜單,提供更多烘焙食品和更小種類的熟食,以節省勞動力成本。
丹納維說,「我們已經調整了各個方面的成本,也考慮逐步減少成本,因為你不能一直對顧客戶漲價。」
澳洲統計局(ABS)最近的數據顯示,自去年年底以來,家庭在酒店、咖啡館和餐館的月度支出下降了13%,略高於支出的總體降幅。
餐廳和餐飲業者協會首席執行官曼尼卡姆(Suresh Manickam)表示,該協會的許多會員「都表示,這是他們經營多年以來遇到的最艱難的一次,而許多人經營企業已經10年或更長時間」。
儘管餐館和咖啡館的經營者正在努力應對運營成本的大幅上漲,但隨著家庭削減外出就餐等奢侈品的開支,他們也受到了需求下降的打擊。
曼尼卡姆表示,「現在每個人口袋裡的錢都變少了,所以我們的消費能力出現了問題。據我所知,沒有人覺得現在比兩年前更富有。」
他還指出,技能短缺已導致工資上漲,而公平工作委員會大幅提高最低工資和行業薪酬,又加劇了這一問題。
餐飲業呼籲政府提供更多持續的支持,以抵消能源成本上漲,併為吸引和培訓員工提供更多幫助。曼尼卡姆說,「我們要求對學徒和培訓生進行投資,並希望這種投資儘早到位。」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