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警方想了個新招,來遏制日益嚴重的青少年犯罪,那就是「以毒攻毒」,呼籲青少年匿名舉報同夥,尤其是那些在網上炫耀和發布暴力犯罪視頻的同齡人。
警方最關心的視頻內容包括對無辜者的隨機攻擊、暴力搶劫和學校內的惡性鬥毆。
這一求助呼籲正值關於維州青少年保釋法的激烈討論之際。
上周,28歲的William Taylor被一輛據稱由一群青少年駕駛的被盜車輛撞死,引發了對現行保釋法的強烈爭議。
Crime Stoppers首席執行官Stella Smith在採訪時表示,維州警方的匿名在線舉報系統讓年輕人無需擔心來自熟人的報復,包括那些與幫派有關的罪犯的報復。
「『告密者會被報復』的說法對罪犯和作惡者來說很有利,但對受害者卻極為不利,」Smith女士說。
「他們被鼓勵保持沉默,有時因為害怕而不敢發聲。但我們要說的是,你們可以有發聲的機會,所有年輕人都可以提供信息,有地方讓你們去,我們不需要知道你們是誰。」
Smith女士指出,鼓勵青少年幫助警方追蹤年輕罪犯的數字足跡,此前發生了一系列事件,罪犯在網上發布了令人震驚的攻擊視頻,或被拍到實施犯罪。
例如,今年1月,一名14歲的男孩在州政府照顧下,在被盜車輛的副駕駛座上拍攝了自己和一群青少年在墨爾本海濱郊區的Beach Rd上撞倒兩名騎車人的視頻。
另一起事件中,三名青少年拍攝併發布了將一名79歲老人推下Mornington碼頭的視頻。
此外,年僅13歲的青少年還拍攝了自己駕駛被盜的豪車,如BMW和Mercedes的畫面。
還有一些青少年創建了專門發布襲擊和鬥毆視頻的社交媒體頁面。部長Colin Brooks在周二支持了新的Crime Stoppers運動,鼓勵維州居民舉報罪犯。
在啟動「Share If You Care」運動時,Smith女士表示,大多數年輕人希望幫助保護他們的朋友和家人免受暴力犯罪的侵害。「我們知道這些視頻存在,」她說。「如果我們能從年輕人那裡獲得更多的舉報,那對社區來說將是一個極好的結果。」
最新的犯罪數據顯示,涉及10至17歲兒童的犯罪率已飆升至201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超過1/3的年輕罪犯為累犯。
Taylor先生在Burwood的死亡事件發生在警方啟動新任務小組的第二天,該任務小組專門全天候監控維州最嚴重的年輕罪犯。
28歲的William成了無辜受害者
而維州政府這兩天也舉行了緊急會議,以應對社區對青少年反覆在暴力犯罪后獲得保釋的憤怒情緒。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