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Mont Albert的居民Sigrid Ganeson曾經非常喜歡自家的柏樹籬笆。
這個樹籬已經長了百年之久,高達三米以上,不僅為她的家提供了大片的綠蔭,也成為城市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自從五年前買下這座房子后,,Ganeson每年都會花費數百澳元對樹籬進行精心修剪。
圖為Sigrid Ganeson家的樹籬
但就在上周末,她不得不毀掉了樹籬。
因為Whitehorse City Council給她下了最後通牒,要麼大面積修剪樹籬(剪到樹籬可能會死),要麼自行花幾千澳元拓寬人行道,否則可能被起訴。
最終,她只能忍痛砍掉了樹籬。
而自從砍掉之後,很多當地居民都來她家門口質問她,「為何要破壞如此寶貴的地方遺產」。
Ganeson覺得很冤枉,她認為居民要怪得怪Council。
今年5月,City of Whitehorse實施了新的《大型樹籬維護政策》(Significant Hedge Maintenance Policy)。
該政策規定,大型樹籬必須修剪,確保其不懸垂到人行道或自然帶;從地面算起,高度不得超過2.5米;必須修剪到與自家土地邊界齊平。
如果超出規定,業主要麼大幅度修剪樹籬,要麼自行承擔拓寬人行道的費用,這樣一來業主和Council都不會違反關於通道的殘疾歧視法。
否則業主可能面臨最高2000澳元的罰款。
Council還可以強制要求業主自費修剪樹籬。
而Ganeson家的樹籬是約40個違反了這一規定的樹籬之一。
Ganeson承認她的樹籬侵佔了人行道,但遠沒有到路人必須繞到綠化帶上才能經過的程度。
拓寬人行道的話,她獲得的報價是超過6000澳元,並且需要她單獨申請許可,挪走一個Telstra 地面基站。
專業樹籬修剪師Chris Taylor去年曾給Council寫信,懇求Council「用理性的眼光」看待Ganeson家的樹籬。
他寫道:「自新業主(Ganeson)接手以來,我每年修剪這個樹籬兩到三次。每次修剪都儘可能地將侵佔人行道的部分剪掉,但不幸的是,它只能修剪到一定程度,因為柏樹很少從『老木』上生長。」
但Whitehorse City Council表示,過去12個月中已多次有人投訴Ganeson的樹籬。
最終,Ganeson只能毀掉了樹籬。
這也是自新政策實施以來Whitehorse第一個被砍掉的樹籬。
Council一位發言人說:「這個樹籬違反了地方法律,不符合殘疾人歧視法,並且嚴重阻礙了人行道。」
這位發言人還表示,Whitehorse City Council重視樹籬的美觀和環境效益,新政策是為了在保護樹籬的價值和公共安全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因此為業主提供了毀掉樹籬之外的替代方案。
言外之意是,是業主自己不願意花錢,才毀掉了樹籬。
在評論中,很多網友也都支持Council的做法。
「看起來是她選擇了最極端的解決方案,儘管她可以選擇其他方法。Council並沒有要求她完全砍掉,只是修剪一下。因此,不能怪Council。」
「不能在會影響人行道、自行車道、道路等的位置種植難以維護的植物。同樣的原則適用於邊界柵欄。這個樹籬顯然造成了一個重大問題。現在問題已經解決,可以在它的位置種植更合適的植物。」
「或許下一次種樹籬可以再往後一點,離房產邊界更遠一些」
但也有網友認為Council的政策不合理。
「這麼古老而壯觀的樹籬應該被視為文物,Council應該儘力幫助業主解決問題。花6000澳元拓寬人行道貴得太離譜了。這樹籬很好,要求砍掉的人應該感到羞恥。本可以通過拓寬人行道的一部分、形成一個行人通行區來解決這個問題。我相信我們都能想到避免這種情況的方法。」
「我願意為額外的拓寬人行道費用捐款。」
「這真是太愚蠢了。這讓人覺得地方Council好像是由一群業餘人士管理的。」
大家怎麼看呢?
*以上內容系網友走進澳大利亞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