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美國人眼裡,墨爾本人都太膽小!天天被警告其實一點不危險

你覺得安全嗎?

最近,一位在了好幾年的網友在Reddit上發帖說,Ta感覺人都很「膽小」。

Ta之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在澳洲,尤其是墨爾本,很多Ta被人警告要小心的地方在Ta看來其實一點都不危險。

Ta認為,澳洲人可能是已經習慣了非常安全的環境,所以他們口中那些「不安全」的地區其實只是收入低而已。

「可能是因為警告我的人來自更好的成長環境,所以低收入行為的跡象會讓他們感到害怕。或者僅僅是因為美國潛在的危險水平遠高於澳洲,所以當我真的去墨爾本「危險」的地方時,感覺並沒有那麼可怕。」

這個話題引發了數千名澳洲網友的激烈討論。

很多人指出,墨爾本那些所謂「不安全」的郊區,都是過去留下來的「名聲」,現在其實一點都不危險。

「許多在墨爾本長大的人被告知不應該去(例如)Footscray,因為那裡很危險。他們從未去過那裡,但卻樂於重複他們小時候聽過的話。」

「我經常去Broady,我很確定它之所以名聲不佳,更多是與階級主義和種族主義有關,而不是那裡真的危險。當然,有時可能會有一些青少年鬧些惡作劇,但如果你不理會他們,他們通常也不會來打擾你。這種情況在很多地方都存在,經常被放大和誤解,導致了不公平的負面印象。」

「是的,我來自南美,我能理解這種情況。許多被人們認為危險的郊區在過去的三十年裡建立了這樣的「名聲」,大約10-20年前這些地方確實很危險。但現在,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繁榮和移民的增加,這些地方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危險了,實際上已經變成了相當不錯和發達的區域,但那種『名聲』依然存在。」

「作為來自發展中國家(菲律賓)的人,我不理解當地人為什麼說墨爾本西部郊區『不安全』。我喜歡去Footscray、Sunshine、Werribee等地。那裡有東南亞的感覺,因為市中心區很多商店都是由越南人、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等經營的。但我根本不覺得那些地方不安全。當地人說這些郊區在20年前名聲不好,但我今天看不出來。我已經在這裏住了4年多了。」

「嗯,這個問題很複雜。

最終,就像其他人所說的,你的標準只是不同而已。危險是相對的。這裏的危險程度遠不如美國那麼嚴重。這裏沒有太多地方會像美國的危險地區那樣讓人害怕。

不過,很多都是老舊的名聲。Frankston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是一個日益中產化的區域,但仍然是被詬病的對象。郊區的名聲確實需要更新。」

還有很多網友表示,澳洲確實比美國安全得多,尤其是墨爾本,安全性更高。

對於習慣了美國那種動不動就大規模槍擊的危險環境的人來說,墨爾本這點危險確實都是毛毛雨。

「與美國相比,澳洲確實安全得多。

但這也是因為在美國本應安全的地區實際上並不安全。這裏沒有人送孩子去學校時會擔心他們會在那裡遭到槍擊。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

所以我們這裏較為危險的地區的問題可能僅限於被吸毒者騷擾,他們對你表現出威脅行為。也許他們會試圖偷你的手機或鞋子,但你被刺傷或槍擊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說有什麼的話,那就是你已經習慣了美國更危險、更暴力的行為,以至於對此變得麻木,而澳洲無論如何看起來都會顯得溫和。」

「墨爾本在大城市安全性方面與新加坡、東京、日內瓦、哥本哈根、首爾、奧斯陸等城市處於同一等級。美國或英國沒有任何一個大城市能像墨爾本這樣安全。

即使在澳洲的城市中,墨爾本的安全性也是出奇的高(只有霍巴特、這些小得多的城市能超過它)。

墨爾本雖然有很多有組織的犯罪活動,但對普通居民和遊客來說非常安全。像任何大城市一樣,留意周圍的環境將大大降低你成為暴力犯罪受害者的風險。

、達爾文或愛麗絲泉相比,墨爾本的安全性簡直是高的離譜。如果你不是在積極嘗試成為街頭幫派的成員或每天使用依賴性藥物的人,你在墨爾本成為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實在是非常低。」

「我們有(大部分情況下)現實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像美國。

我們沒有像美國那樣每人擁有1.2支槍。」

「沒有槍支和一個體面的社會保障體系意味著一個不安全的街區也就那樣。

是不安全,但並不是可怕,不是危險,只是有點不對勁。」

怎麼說呢,看到大家的評論,小微想到了一句話,「全靠同行襯托」。

和亂糟糟的美國比起來,墨爾本這點青少年犯罪也微不足道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