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經濟發展委員會研究:澳人面臨十多年來最漫長經濟困境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正經歷十多年來最漫長的經濟困境。

獨立公共政策智庫發展委員會(CEDA)的一項新分析發現,在2021年年中至2023年年中,家庭所感受到的痛苦中,通脹約佔一半。

該研究調查了從2007年到今年6月底的痛苦指數。

分析發現,澳洲的經濟困境已從新冠大流行后的峰值有所下降,但仍處於高位。

CEDA經濟學家狄龍(Liam Dillon)表示,該指數中包含的關鍵經濟指標,如通脹、失業率和利率,已經產生了累積效應並導致痛苦的結果。

經濟困境被「過度誇大」

但並不是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澳洲的經濟困境像CEDA的新研究顯示的那樣糟糕。

大學(ANU)的菲利普斯(Ben Phillips)認為,上世紀90年代初的經濟衰退是一個更貼切的例子,說明了嚴重的經濟困境。

他說,「現在有點言過其實,我並不認為澳洲目前正處於嚴重的經濟困境當中。的確,目前對一些人來說,他們的情況有些困難,尤其是那些有抵押貸款的人。」

「但只要失業率保持在目前的低位,仍在4.2%左右,如果說我們正處於一種長期的經濟困境期,這有點過了。」

菲利普斯博士還說,失業率是衡量人們經濟困難程度的一個關鍵指標。

他表示,「勞動力市場仍然相當強勁。我們的參与率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但並非一切都是美好的,高通脹導致生活水平下降。但我認為,經濟困境並不是真正正確的說法。我認為我們可以從痛苦指數中獲得一些有用的東西,但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衡量標準,可能過度誇大了目前的情況。」

為什麼其他經合組織國家的利率在下降?

經濟學家霍爾頓(Richard Holden)認為,根本問題是通脹引發的生活成本危機。

他說,「從那時起,價格總體上比過去高出15%左右。這意味著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每個人的生活水平都下降了。顯然,工資上漲了一些,但總的來說,這並沒有抵消那些通脹性的價格上漲。因此,由於通脹,人們的生活水平要差得多。」

霍爾頓教授說,其他經合組織國家,如美國、英國和紐西蘭,目前都在降息,其央行加息的速度要更快。

他表示,「大多數這些國家都很好地控制了通脹,因為他們很早就採取了措施。但我們還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澳儲行的區域策略將不得不等待更長時間,澳洲人將不得不在更長時間內忍受高利率。」

提高生產力是改善通脹的關鍵

霍爾頓教授說,在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頭十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政府實施的改革使澳洲的生產率每年提高約2.5%。

「從那以後,它變得更慢了。現在的增長率只有那個時期的一半……在2019年左右,它真的是零或下降,」他說。

他解釋稱,生產力不是指人們工作時間更長或更努力,而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生產了多少產品。

這就是為什麼霍爾頓教授認為,對於各級政府來說,緩解經濟痛苦最重要的問題是生產力。「我們的生產力增長在下降,生產力正在倒退。這隻會讓對抗通脹和實現合理的工資增長變得更加困難。」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