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曝光!墨爾本華人的這種省錢之道,專家:適用於整個澳洲

便宜又方便

曾經在國內盛極一時的「社區團購」,火到了。

ABC News最近還專門發了一篇報道,講述墨爾本的團購模式。

團購便宜又方便

家有倆娃的媽媽Jing Wang平時就通過「社區團購」完成家中的雜貨採購。

她說:「以前我主要在超市購物,但自從疫情之後,商品價格大幅上漲。」

「就在那時,許多亞超開始推出團購。」

圖片來自ABC News,下同。

儘管疫情早已結束,但這種模式漸漸在墨爾本社區流行開來。

住在Point Cook的Jing Wang說:「我所在的地區幾乎每家亞超都有自己的顧客微信群,每個群大約有500人。」

雖然不同超市的總體價格很難比較,團購價格也各不相同,但Jing發現,團購比在連鎖超市購物便宜大約30%,「而且也比從亞超單獨購買相同的東西更便宜。」

團購的另一個優勢是便利。

Jing說:「作為一個忙碌的媽媽,去實體店購物非常耗時。」

「我寧願從我家旁邊的亞超直接提貨,也不願意周末開車去超市買。」

「我認識的幾乎每個華人家庭都在使用團購,尤其是家中有孩子或老人的。」

而且,團購的物品非常豐富,不僅限於新鮮果蔬。

「我還通過團購訂購了熟食、護膚產品和甜點,」Jing說。

為什麼團購更便宜?

維州漫長的封鎖期間,Brighton的亞超老闆Angela Wang開始組織團購。

疫情期間,Angela的團購群起初大約有100人,現在她的兩個團購群每個都有大約750名顧客。

「這些群通過口口相傳人數不斷增加……一些較大的亞超有多達10個團購群,」Angela說。

社區團購本質上是一種「預售批量購買」模式,它減少了供應鏈的成本和風險。

Angela說:「像水果或蛋糕這樣的新鮮產品很快就會變質……所以對於或其他實體雜貨店來說,他們可能需要擔心變質商品帶來的損失,並且需要承擔這些成本。」

「他們可能會通過提高價格來覆蓋這些成本和風險,但對於團購,我們不必擔心這些成本,因為東西是預先銷售的。」

「我們獲得的是批發價格,這比從超市購買個別商品要便宜。」

而且,也更新鮮。

水果和蔬菜通常在採摘后的第二天就會送達,肉類通常也是新鮮的。

如果某種商品快要過期,價格會更便宜。

當然,團購不僅給顧客帶來了實惠,對商家來說也有好處。

Mount Waverly的亞超老闆Ivan Liang表示,團購雖然不會帶來太多利潤,但有助於吸引更多顧客進店。

「當顧客來取訂單時,通常也會在店內買一些東西。」

團購聊天也幫他發現了社區成員需要的其他產品。

他說:「很多顧客都找我買雞毛菜,我最近找到了一個可以供應雞毛菜的供應商。」

團購模式可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

莫納什大學市場營銷專家Jeff Wang說,微信群可以發揮「非正式工會」的功能,維護顧客的權益。

「如果商品質量出現問題,他們可以通過微信群團結起來採取行動,例如[集體]要求退款,或相互提醒不再從這個賣家購買產品。」

不過,Ivan表示,團長可靠、負責任是非常重要的。

他說:「我通常會親自拜訪供應商並查看他們的產品。」

「這可能是為什麼大多數顧客更信任亞超作為團長,而不是那些在自己家中或其他地方組織團購的人。」

團購會變得更流行嗎?

雖然團購模式是在疫情期間才開始的,而且比較依賴微信,但Wang教授認為,它有可能在更廣泛的社區中流行起來。

他說:「如果技術允許的話,我認為團購可以適用於更廣泛的澳洲社區,特別是對於小型雜貨店。」

大家平時是更喜歡團購呢,還是自己去連鎖超市買呢?

來源:ABC News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