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行情
澳大利亞最新的《城市領導者調查》顯示,住房危機已超越經濟增長和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成為未來兩年全國面臨的首要挑戰。
九成以上的企業高管認為,住房可負擔性是影響社會經濟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是推動城市不平等的最大因素。
Urbis研究總監馬克·道森指出,住房供應不足正在制約城市的吸引力和發展潛力。
解決住房問題的關鍵在於提升內城區住房密度、降低開發稅費,並簡化規劃審批流程。然而,高昂的建設成本和融資不確定性阻礙了許多項目的推進。目前開發商難以實現盈利,政府需要在基礎設施投資和吸引開發商參与之間找到平衡點。
悉尼和墨爾本的領導者還將宜居性下降視為經濟發展的三大威脅之一。
Urbis認為,建立宜居性和幸福指數有助於優化城市規劃,改善住房供需關係。
然而,阿爾巴尼斯政府計劃在五年內建造120萬套住房,但這一目標的進展並不順利。
目前的建設速度比目標慢了約三分之一。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政府需要加快高層建築的建設步伐。
澳大利亞兩大州——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政府已經實施了分區改革,以促進在既有的內城區和中環城區建設高層公寓。
然而,以下數據顯示,全澳範圍內高層公寓的審批量大幅下降。
澳洲高層公寓的年審批量較峰值下降了63%,其中新州下降了74%,維州下降了68%。
房地產委員會(Property Council)的一份最新報告指出,建設高層公寓在經濟上已不再可行。
報告顯示,由於建設成本上升以及勞動力短缺,公寓的開發成本通常高於市場能接受的價格,因此許多項目無法推進。
「與普遍的看法相反,利潤率並非由『貪婪』驅動;而是確保項目融資和風險管理所需的最低門檻。據開發商反映,目前的建設成本估算幾乎是五年前類似項目的兩倍。」
類似的觀點也來自房地產服務公司CBRE。
他們預測,在2025年-2029年期間,每年僅能建設約5萬套公寓,這約為上個十年峰值的一半。
CBRE還表示,公寓價格需要顯著上漲才能使開發對開發商具備可行性。
CBRE的Sameer Chopra說:「當前價格與成本之間的差距為23%,我們預計這一差距將逐步縮小,最終達到合理水平。」
房地產研究機構Charter Keck Cramer警告稱,新建公寓和現有公寓的價格需要大幅上漲,才能使開發變得可行,但這可能抑制買家的需求。
「由於建設成本上漲了30%至40%,價格必須提高約30%,才能與疫情前的水平相當。現有公寓的價格需要向上調整約15%,才能讓市場接受當前價格點上的新建公寓。」
與此同時,悉尼開發商Luke Berry警告稱,由於高成本導致的開發困難,公寓供應短缺的問題將進一步惡化,結果是價格將大幅上漲。
根據畢馬威(KPMG)的一份報告,目前已有超過3萬套住房獲批建設,但尚未開工,其中大多數是公寓和聯排別墅。
建築行業的環境在短期內不太可能改善,主要原因包括:1. 利率預計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高位。
2. 當前的建築成本比疫情前高出約40%。
3. 數千家住房建築公司已經破產。
4. 建築商在勞動力和資源上需要與政府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競爭。
由於住房市場供應端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仍會受限,聯邦政府需要通過大幅削減移民需求來緩解壓力。
否則,澳大利亞的住房危機將進一步惡化。
澳洲住房危機不僅影響城市經濟,更威脅居民的生活質量。
通過政策協調、降低建設成本和鼓勵投資,澳大利亞才能實現長期可持續性發展。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財經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