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12月20日)起,西澳開始正式實施新版刀具管制法!西澳政府表示,西澳這一刀具管制法是全澳有史以來「最嚴厲」的!
聖誕和新年就要到了,此時宣布這個消息,讓人安全感滿滿。這次,終於可以放鬆些去嗨了~
西澳新版刀具管制法,到底有多嚴?有幾個細節需要注意,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踩了紅線,處罰很嚴重……
1
最新法規,很嚴格
西澳新版刀具管制法的核心變化是:刀具檢查常態化。
珀斯CBD、Scarborough、Northbridge、Mandurah、Hillarys和Fremantle的娛樂區將成為常態化檢查區。
在這六個地區,警方有權隨時檢查任何人是否攜帶武器。將用金屬探測棒檢查,或讓對方走過金屬探測門檢查。警方不需要出示搜查令。
若檢查時機器發出警報,被檢查者需出示攜帶的金屬物品,讓警方檢查。去除攜帶的金屬物品后,還需再次檢查確認。
若抗拒搜查、機器發出警報時拒絕進一步檢查,將被強制搜查,然後逮捕。最高面臨12000澳元的罰款,或一年監禁。
高級警官(督察及以上級別)還有另外一項權力:可以把任何公共場所設為臨時檢查區,如購物中心、火車站、體育館、音樂廳等。
臨時檢查區最多持續12小時,特殊情況可延長。
若被搜出可能傷人的刀具(刀、彎刀、鐮刀、斧子或其他鋒利的武器),且沒有合理的攜帶理由,將被指控一項新的罪名:持有武器罪。最高判處36000澳元罰款或三年監禁。
新的懲罰上限是此前的1.5倍,此前非法持有刀具的最高判處兩年監禁或罰款24,000澳元。
若被搜出風險極大的刀具,如彈道刀或指節刀,懲罰將進一步加重:最高判處60000澳元罰款或五年監禁。
據悉,彈道刀一類刀具特別危險,易攜帶且隱蔽,可一鍵發射刀刃,穿透力強,連防彈背心都能刺穿!
特殊情況可以攜帶刀具:刀具是就業的工具、刀具用於「合法運動或娛樂」、刀具用於合法收藏或展覽。
需要補充的一點是:自衛不是持有刀具的合法理由!若在公共場所持刀被搜出,向警方稱是出於自衛,很有可能視同非法持刀處理!
向18歲以下的人出售帶刃武器也將受到重罰:最高判處36000澳元罰款或三年監禁。
2
嚴管刀具,勢在必行
早在今年5月下旬,西澳政府就放出了落實「史上最嚴刀具管制法」的風聲。
5月23日,西澳州長庫克就在其FB上嚴正聲明:「我們正在用全澳最嚴厲的法律來打擊持刀犯罪。」
「從購物中心到火車站,再到娛樂街區,守法的西澳人有權擁有安全感。法律支持嚴懲非法持有刀具、非法買賣刀具的人,尤其是那些隨意將刀具賣給未成年人的人。」
「嚴厲的新處罰向任何非法攜帶刀具的人發出一個明確的信息:我們的社區強烈抵制持刀犯罪,零容忍。」
警察部長Paul Papalia表示,近些年持刀傷人惡性事件越來越頻發,不斷登上新聞頭條,因此嚴厲的刀具管制法勢在必行。
「少數人攜帶刀具,在社區中鬧出了令人擔憂和恐懼的事件。對此,我們要加強搜查力度,有效減少持刀傷人事件。」
過去十年來,西澳公立醫院收治的刀傷者死亡率一直在下降,但近五年來因刺傷事件被叫去的救護車越來越多。
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雖然嚴重的持刀傷人事件有所減少,但持刀傷人事件開始更多發、更零散,有普遍化的趨勢。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今年4月,悉尼Bondi Junction購物中心發生持刀無差別傷人事件,導致6人死亡。此事似乎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西澳很快也來了一起嚴重的持刀無差別傷人案:5月初,16歲的James受極端主義荼毒,在Willetton一停車場揮刀,無差別傷人,刺傷了一名男子。隨後被警方擊斃。
這些年,西澳大大小小的持刀傷人案也發生了不少,已是家常便飯。有人持刀僅是威脅,但真的傷了人甚至鬧出命案的也不少。
今年3月,22歲的珀斯女子Mauwa Kizenga在Balga的人行道上行走時被刺身亡。同月,Highgate一名年輕人在Facebook Marketplace上門交易中被刀刺死。
2022年,Bull Creek一位父親Petr Levkovskaya也在一次持刀襲擊中喪生:他與一名偷自行車的青少年對峙,對方用一把18厘米的切肉刀將他刺治重傷,並在不久后死亡。
3
昆州經驗,很有效
西澳最新的刀具管制法,是從昆州的經驗中學來的。
眼看西澳的持刀傷人案也越來越多,今年4月,庫克命令總檢察長John Quigley為內閣準備一份簡報,說明西澳是否可以借鑒其他州的刀具管制經驗。
於是,Quigley會見了昆州警察部長Mark Ryan,還有Jack Beasley的父母,向他們了解案情和刀具管制的經驗。也就有了西澳即將實施的刀具管制法。
2019年,17歲的Jack Beasley在黃金海岸的Surfer』s Paradise被刺死。此事引發輿論熱潮,對刀具和公共安全問題展開了一場大討論。
輿論促進了法律進步。2021年,昆州政府發布新法規,允許警察在指定區域使用金屬探測棒檢測刀具,包括娛樂區、火車站和購物中心。
由於Jack Beasley的不幸身亡推動了這一法規的出台,此法規又被稱為「Jack』s Law」。2023年3月起,法規進一步加嚴,昆州警方有權在夜生活場所和公共交通基礎設施上攔截和搜查。
搜查效果顯著。截至今年5月,昆州警方檢查了66000餘次,繳獲641多件非法武器,包括戰斧、切割器和彎刀。
這意味著,每檢查100次就會發現一件非法武器!查出率還是比較高的。
Margo van Felius是昆州刀具管制法初審小組的成員,曾是一名偵探,現在在格里菲斯大學擔任犯罪學講師。
他表示,法規實施后社區的安全感明顯增強。在街上多搜出一把刀,民眾的安全感就會上升一分。
但是,格里菲斯大學研究小組的分析認為,刀具管制法並非十全十美,也有一些值得考慮的問題。
「金屬探測棒確實可以讓警方有效檢查刀具,但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隨意搜查民眾,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人權。」van Felius表示。
「而且,只有警方主動去檢查,才能查出對方可能攜帶的刀具。這樣子屬於治標不治本,恐怕也不能從根源上抑止刀具犯罪。」
van Felius還指出了法規中一個有爭議的舉措:警報響時,被檢查者需要翻口袋,出示金屬物品供檢查。
如果是鑰匙一類物品就沒事。但如果發現有毒品或其他非刀具類的危險物品,警方又該如何處理呢?刀具管制法賦予警方的許可權,還能適用嗎?
持刀犯罪雖然頻發,但其他類型的犯罪也不少,危害甚至更大。壓制持刀犯罪,其他類型的犯罪,是否會再見增長?
近些年,西澳多方面的創舉走在澳洲甚至世界前沿,這次的「最嚴刀具管制法」便是一例。
我們相信,大胆的創新意味著求變、求好。因此,即使細節有待商榷,也是瑕不掩瑜,完全可以理解和期待日後進一步完善。
這個周末,聖誕氣氛漸濃,安全感也進一步提升了。面對警方的檢查,還請大家積極配合。希望西澳以更安全、有用序的新面貌,迎接2025吧!
素材來源:ABC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