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olworths日子不好過
Woolworths也撐不住,要裁員減品、降本增效了。
本周三,Woolworths宣布,將削減一些產品品類,並裁掉部分辦公室崗位,目的是在公司面臨困難的時刻節省開支。
由於過去幾個月的經營不善,Woolworths的利潤出現了1.9億澳元的巨額虧損,預計接下來的幾個月還會繼續虧損。
為了扭轉局面,Woolworths推出了一項4億澳元的成本削減計劃。
Woolworths首席執行官Amanda Bardwell拒絕透露具體要裁員多少人,只是在宣布這一計劃時表示,公司面臨的挑戰讓人感到「非常艱難且失望」。
這場「動刀」背後,是Woolworths剛剛度過幾個月艱難的日子。
一方面,由於消費者權益監管機構ACCC對Woolworths進行價格操控的指控,導致消費者對它的信任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去年12月爆發的長達兩周的員工罷工導致Woolworths貨架幾乎空了,商品難以補貨。
根據財報,在截至1月5日的半年內,Woolworths凈利潤下跌了20.6%,僅為7.39億澳元,息稅前利潤(EBIT,扣除稅務和利息之前的利潤)下降了14.2%,為14.5億澳元。
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年那場為期17天的罷工,導致了Woolworths食品銷售的大幅下滑,同時也帶來了額外的供應鏈成本,補貨變得非常困難。
Bardwell表示,儘管眼下的情況依然不容樂觀,但公司仍然希望在接下來的半年裡逐步恢復業績。
只不過,Woolworths的恢復之路很不好走。
儘管澳洲央行已經降息,但消費者仍然十分關注價格和性價比,因此購物方式發生了變化。
顧客不再像以前那樣,在同一個零售商一次性購買更多商品,而是會貨比三家,特別是在Bunnings、Costco和Amazon這些商家購買一些非食品類商品。
換句話說,Woolworths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Woolworths還在對旗下各個部門進行了評估,包括它在紐西蘭的業務、Big W和最近收購的寵物食品公司PETstock。
Big W的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長期被Wesfarmers旗下的Kmart超越。
過去半年,Big W的盈利幾乎減半,下降了45.9%,僅為2900萬澳元。
為此,Big W正在調整商品種類,重點推出價格更親民的商品,並加大清倉促銷力度,甚至提高了員工的工資。
Woolworths的整體銷售額在過去六個月增加了3.7%,達到了359億澳元,而在線銷售也增長了18.3%,達到了47億澳元。
但不幸的是,Woolworths在澳洲本土的食品銷售卻下滑了12.8%。
如果沒有罷工的影響,下降幅度估計只有5%。特別是在維州,銷售恢復得還不完全。
這次財報發布后,Woolworths的股價在周三下跌了3%。
分析師表示,Woolworths的業績未能達到市場的預期,而公司是否能夠把這4億澳元的成本削減用在正確的地方,也是個大問號。
Woolworth目前的CEO任職剛剛6個月,如果她不能扭轉現在的局面,她自己的工作怕是也難保了。
來源:The Age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