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花了上百萬澳元在北岸買下一套房子
想著給孩子一個穩定的學區
卻發現——學校沒了
原本承諾的新校計劃被政府一刀砍掉
理由竟然是:「暫時沒有迫切需求。」
與此同時,北岸的高樓卻在瘋狂拔地而起
數千套新住宅即將交付
更多家庭即將搬入
但孩子們上學的地方呢
家長們不是專家
但都知道一個道理
學區房沒有學區,家長還能怎麼辦
華人區公校又被擱置了
NO.01
政府畫餅,越吃越有!
最近,關於 Chatswood 和 St Leonards 原計劃建設的新學校被 NSW 政府取消的新聞,在媽媽群里炸開了鍋。
媽媽們還記得 2021 年政府承諾的 Chatswood 新小學和 St Leonards 教育園區嗎?如今,這些計劃被「擱置」,原因是政府認為目前「沒有迫切需求」。
與此同時,北岸即將迎來數千套新住宅,但孩子們的學位問題,似乎被放在了次要位置。
許多家長聽到這個消息,第一反應是:「等新樓都蓋好了,孩子們上學去哪裡?」
面對 Chatswood 和 St Leonards 新學校計劃被砍,家長們的憤怒溢於言表。以下是來自評論區的家長真實聲音,每一句都道出了我們心中的無奈和憤怒——
「房子越蓋越多,學校卻沒了?」
Wile E. Coyote:「越來越多人,越來越高的密度,不夠的基礎設施。這什麼時候是個頭?」
Barbara in Sydney:「房子貴得離譜,每年物業費還巨高,但政府連基本的學校都不願意多建一所?」
Catlady:「政府早就知道人口會暴增,但還是放開閘門讓更多人湧入,而不是先解決基礎設施問題。」
「北岸公立學校真的夠用?」
Marlowe:「政府終於意識到,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老師,而且即使有老師,老師們也負擔不起北岸的高昂房價。」
johndw_15:「政府只會建更多車廂,把地鐵改成 3 分鐘一班,而不是解決學校問題。」
James:「Crows Nest 和 North Sydney 的地鐵已經人滿為患,早高峰完全擠不上車,政府到底是怎麼計劃的?」
確實,政府的邏輯很簡單——北岸很多學校已經擴建了,學位夠用。但家長們真的認可這個說法嗎?
正如網友 Catlady 直接指出,政府在規劃基礎設施時根本沒有考慮人口增長的實際影響:
他們早就知道人口會暴增
但還是放開閘門讓更多人湧入
而不是先解決基礎設施問題
目前 Chatswood 公立小學確實進行了擴建,但北岸的公立學校已接近滿員。政府說 Chatswood 小學還能再容納 150 個孩子,可這點空間真的夠未來幾千戶家庭的新生兒嗎?
政府的算盤:有學位就夠了?
NO.02
NSW 教育部的解釋是,Chatswood、St Leonards 以及北岸其他地區過去十年已經升級了 10 多所公立學校,共增加了 6700 個學位。
因此,他們認為 Chatswood 和 St Leonards 暫時不需要新學校,而會優先建設悉尼西南、外北區的學校。
但家長們的顧慮是:
學位≠好學校
更≠離家近的學位
家住 Crows Nest 的媽媽 Amanda Smythe 透露,她女兒上學的校車經常嚴重超載,排隊上車要等 40 分鐘,有時候連座位都沒有。既然學位夠,為什麼孩子的通勤卻這麼難?
如果你在 Chatswood 或 St Leonards 生活,這幾年可能會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被送進私校。因為當地的公立學校,比如 Chatswood High School,已經接近滿員,甚至出現了學生要被送去 Mosman High 讀書的情況。
網友 Marlowe 一語中的:「政府終於意識到,他們根本沒有足夠的老師,而且即使有老師,老師們也負擔不起北岸的高昂房價,導致學校師資短缺。」
這也是許多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就算建了學校,沒有足夠的老師能住在這裏並願意長期執教,又有什麼意義?
最讓家長們崩潰的是,政府在預算聽證會上明確表示:「目前沒有『迫切需求』,未來會密切觀察。」 網友 RxbEx 諷刺道:「政府的『規劃』永遠說沒有緊急需求,等到真的緊急了,他們又忙著規劃下一個緊急需求。」
事實是,等到真的「迫切需要」了,孩子們就只能塞進臨時搭建的教室,甚至去更遠的學校上學。畢竟,北岸學區房這麼搶手,家長買房時花了大價錢,就是衝著好學校來的。
在政府的大刀一砍下,北岸新建的住宅區家庭面臨一個大問題:
學區不確定,
孩子可能沒有學校可上。
而且,這次政府取消的不只是 Chatswood 和 St Leonards 的學校項目,連 St Leonards 規劃的教育園區也沒了。原本選址的 TAFE 校區,現在連未來會不會作為學校用地都不清楚。
有些家長可能想:「反正公校沒位置,我送孩子去私校好了。」但事實是,北岸的私校競爭激烈,學費高昂,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負擔得起的選擇。
目前,北岸有多所高收費私校,許多家庭不得不提早幾年排隊申請,甚至還要為面試做準備。私校學費一年高達 $20,000-40,000 澳元,這對普通家庭來說是個沉重負擔。
政府的意思很清楚:如果你買得起 Chatswood 或 St Leonards 的房子,那你應該也能自己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
網友們的共同呼聲是:政府應該更長遠地規劃基礎設施,而不是一邊蓋房,一邊縮減學校建設。如果 St Leonards TOD 規劃能帶來 3000 多套新住宅,就意味著未來會有更多家庭搬入,那麼為什麼不提前建設學校?
媽媽們最不希望看到的,是政府等到所有問題都浮出水面后才「亡羊補牢」——那時候,學校早已人滿為患,孩子們的學習環境和家長的通勤壓力都會變得更加艱難。
在這場「房子蓋得比學校快」的較量中,家長們還能做什麼?或許,我們只能繼續發聲、向政府施壓,讓他們意識到,教育,才是一個社區真正的核心,而不是僅僅靠不斷增加住房供應來滿足增長需求。
結語
這些家長的聲音,句句戳心
也許你也有同樣的感受
如果你住在 Chatswood 或 St Leonards
你怎麼看?
你會選擇公立、私立,還是考慮搬家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悉尼辣媽幫,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