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媽媽們是不是也聽說了身邊不少人「高燒不退」、「全家中招」,甚至有孩子因為「感冒」進了急診?
可別以為這隻是換季的小病!今年澳洲的流感,比往年來得更猛…
「全家得甲流,花費近千澳幣!」
悉尼華人媽媽親歷!
最近,一位悉尼華人媽媽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全家感染甲流,
花費了近千澳幣!
(截圖來源小紅書@木土米米)
據她描述,一家人幾乎是同時感染了Flu A(甲型流感),起初是乾咳+全身發冷畏寒,接著高燒直衝39度+,吃Panadol沒啥用,Nurofen勉強可以退燒,但很快又會燒回來,
「這個時候就不考慮再靠自身免疫去打仗了,馬上去買流感+新冠聯合自測盒,如果中了Flu A,馬上安排GP開藥。」
這位媽媽還強調:「GP如果不好找,可以試試電話那些bulkbilled GP,告訴他們你已經測試了得了Flu A,需要馬上開藥吃,e-script(電子處方)馬上發到你簡訊。
Tamiflu價格是50刀,大人是膠囊,一歲以上小孩需要服用液體。
「重點是要在癥狀出現的48小時內吃,我的理解是從發燒開始計算,因為我們家就是按這個計算,都吃了有效。」
這位媽媽一家人在服藥之後情況很快好轉,「吃了Tamiflu,半天退燒,不再四肢無力,整個人終於『活過來』!咳嗽還是有,但繼續吃能感到狀態明顯在變好。」
病毒的「後勁」依然不容小覷,這位媽媽退燒后出現了背部肌肉群劇痛,一天時間才緩過來,家裡的小孩退燒后莫名出現小腿肌肉疼痛,痛了一整天,
「晚上覺得不對勁帶去急診,診金400刀,最後確認不是心肌炎,就說是正常病毒對肌肉的炎症作用,讓回家Panadol了。」
而這位媽媽將此事分享出來,也是希望提醒大家,近期甲流肆虐,如果出現身體不適,一定要趕緊自查,及早治療,「我覺得這甲流比covid還難受,絕對不想再經歷,希望無病無災,大家平安。」
這位媽媽並不是個例,澳洲冬季還沒真正到來,衛生部門就已經拉響了緊急警報——光是今年前三個月,澳洲已報告超63,000例流感病例,84人不幸病逝!這一數字遠高於過去5年的同期平均水平!
據澳媒報道,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9歲以下兒童占感染者的22%,10–14歲兒童佔8%,35–39歲的成年人也不容小覷,佔比6%。
更令人揪心的是,2024年有1000多名澳洲人死於流感,比2023年暴增67.3%!而這一趨勢可能將在2025年延續…
根據澳洲統計局數據顯示,僅2025年前三個月,已有84人死於流感,同期還有2503人死於新冠,78人死於RSV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毒來勢洶洶,
給澳洲醫療系統帶來巨大壓力…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依然有不少澳洲人「低估」流感的嚴重性,仍將流感與感冒混為一談。
醫學專家再三強調:流感≠普通感冒!它可能導致嚴重支氣管炎、腦炎、心肌炎、肌肉疾病,甚至死亡。
尤其是5歲以下以下的兒童、孕婦、65歲以上的老人以及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屬於是高風險群體。
「這不是普通感冒,
這是一種可能致命的傳染病!」
令人擔憂的是,儘管流感風險不斷上升,但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接種率卻逐年下滑!
根據澳洲國家免疫研究與監測中心的數據:在2020年5月以前,15–50歲人群中有13.6%接種過疫苗,而今年同期,僅有8.2%!
在5歲以下兒童中,僅不到三分之一完成接種。
到2024年流感季結束,僅有62%的澳人接種流感疫苗,甚至在高危老年人群中,僅有32.5%完成接種。
如此之多的感染者,再加上低疫苗接種【相關閱讀:專家爆驚人內幕:接種疫苗,你有更大的可能會死於病毒】率,專家提醒稱:今年冬天的情況
恐怕非常嚴峻!
傳染病專家Paul Griffin直言:「澳洲每年都有數千人死於流感,約2萬人住院,這根本不是普通小感冒,而是非常嚴重的病毒感染,可能致命。」
悉尼大學傳染病研究院社會學教授Julie Leask指出,如果疫苗接種率提高,很多嚴重後果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疫苗確實不能讓你百分百不會中招,但總比什麼都不打來得強。」
世界衛生組織駐墨爾本的流感參考與研究合作中心主任Patrick Reading教授指出,今年的流感疫苗已經更新,以更好地針對當前的病毒株,特別是H3N2亞型。
他表示:「H3N2組分歷來是疫苗中最『難纏』的一種,它是最需要更新的組分,以跟上病毒在全球傳播過程中發生的突變。」
Patrick還警告稱,今年冬天不只是流感,像新冠、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諾如病毒,甚至禽流感里的H5N1毒株也都在衛生部門的嚴密監測之中。
在這個病毒「肆虐」的季節,媽媽們一定要關注孩子、老人和自己身體情況,一旦出現癥狀,及時檢測就醫,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媽媽幫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