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關稅和中國市場銷售低迷等因素影響,日產汽車(Nissan)于周二(5月13日)公布的2024財年年度財報表現慘淡,該汽車製造商當天宣布將展開新一輪大規模重組計劃,計劃裁減全球15%、約2萬名員工,並將工廠數量從17家減少到10家。
根據日產最新年度財報,截至今年3月底凈損達6709億日元(約45億美元),創下25年以來的最嚴重虧損紀錄,營運利潤暴跌88%,全年僅剩698億日元(約5億美元),而上一財年則盈利4260億日元(約28.4億美元)。
新上任一個月的日產首席執行長伊凡?艾斯皮諾薩(Ivan Espinosa)將這一結果描述為警鐘,他說,我們今天公布的虧損意味著我們面臨艱巨的任務。
關於大規模重組計劃,艾斯皮諾薩補充說,如果不是為了生存,我們不會採取這些措施。
日產汽車表示,美國實施的關稅將在本財年增加4500億日元(約30億美元)的成本,但通過各種措施,該公司能夠抵消約30%的成本。
該公司的工廠主要分佈在日本、美國、墨西哥、英國、中國等地。
上個月,多家日本媒體報道日產已經確認關閉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工廠的汽車生產。該基地曾是年產能30萬輛的大型汽車基地,該工廠將於2025財年內(2026年3月底)停產。對此,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有限)向第一財經回應稱,該公司武漢工廠目前正常運行,後續也不會關停。
東風有限稱,該公司將在東風與日產母公司的支持下平穩有序發展,持續加速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轉型,更好滿足用戶需求。
最新計劃中的工廠關閉將使日產的年產能到2027年降至250萬輛。去年,該公司售出了330萬輛汽車。
艾斯皮諾薩拒絕透露哪些工廠面臨風險,但表示審查將包括日本的工廠。
與此同時,為了減少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日產一方面撤出海外工廠,一方面增加在美國工廠的生產。日產正在探討把福岡工厂部分生產線轉移至美國,該工廠是面向美國生產的主力車型。
日產汽車還在尋求新的主要股東。此前該公司縮減了與法國雷諾集團(Renault)長達二十多年的聯盟關係。
艾斯皮諾薩還透露,日產正尋求與雷諾合作,計劃在位於桑德蘭的英國工廠生產更多電動車型。
競爭對手本田汽車(Honda)周二警告,美國關稅對其影響巨大,將對該汽車製造商造成6500億日元(約43億美元)的損失,但表示可通過調整生產等方式抵消約2000億日元(約13億美元)。
但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表示,雖然當前預測是悲觀的,但隨著公司政策調整和市場反應,未來情況可能會有所改善。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華人生活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